[发明专利]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9425.4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祝文姬;高立克;欧世锋;吴丽芳;周杨珺;李珊;李克文;俞小勇;梁朔;吴剑豪;王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晓刚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无线 供电 模式 电动汽车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路系统:所述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路系统包括设置在输电母线上的N级多导轨发射系统和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车载电能变换装置,所述多导轨发射系统包括原级电能变换电路、导轨切换控制电路和发射导轨,所述导轨切换控制电路获取电网中的能量经过发射导轨实现能量发射,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车载电能变换装置包括接收导轨、副边逆变电路、副边调压电路,当电动汽车上的接收导轨行驶到某分段发射导轨时,该导轨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与发射导轨之间进行耦合输出的能量经过副边逆变电路、副边调压电路给电动汽车充电;
(2)将电路系统进行等效转换,用于确定电路系统中的固有参数以及发射导轨与接收导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的系统参数,所述电路中的系统参数包括,原边输入电压Udc,原边电容Cp,原边电阻RP,原边电感LP,副边电容CS,副边电阻RS,副边电感LS;
(3)副边线圈定位,获取副线圈当前的工作电流,当电动汽车行驶在分段导轨Lpi上,通过检测原边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Udc确定当前的负载状态,当Udc小于阈值电压Uthr时,则电路系统工作在空载状态,即当前副边线圈偏离原边线圈,反之,电路系统工作在正常状态,当电动汽车电路系统的副边线圈移出时,原边线圈的电流IP为:
Udc为原边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此时反射阻抗ZR为:
当系统完全谐振时有:
则原边线圈电流IP:
当电路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有:
当原边系统工作在恒流模式时有:
当原副边完全偏离(M=0)或负载断开(ZS=∞)时有:
(4)副边线圈偏离原边时电路系统工作状态变化,通过检测原边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Udc确定当前的负载状态,确定当前系统的负载状态采用恒流模式工作时,若Udc小于阈值电压Uthr,则说明电路系统处于空载状态,设电路系统正常工作时电流为Inorm,正常工作电压为Unorm,选取的阀值电压Uthr≤Unorm,则当原边逆变输入电压Udc<Uthr时,即电路系统处于空载状态,即当前副边线圈偏离了原边线圈,进行下一步动作;
(5)副边线圈移出方向的识别,通过检测发射导轨端电压,并与给定的发射端导轨端预设电压值δ进行比较,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来控制相应导轨,即当电动汽车行驶在分段导轨Lpi上时,检测导轨段Lp(i-1)、Lp(i+1)的端电压Up(i-1)、Up(i+1),若Up(i+1)≥δ,则电动汽车向导轨段Lp(i+1)方向切换,反之,即Up(i+1)<δ,电动汽车向导轨段Lp(i-1)方向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多导轨发射系统采用了N级并联方式连接在输电母线上的多导轨供电模式,电动汽车行驶到某段输电导轨上方时,该输电导轨处于工作状态,其它输电导轨均处于待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检测发射导轨端电压的方法适用于无线供电系统电动汽车的位置及移出方向的判断,且系统工作在恒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逆变电路与副边调压电路之间并联有超级电容Cf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导轨无线供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并联的多导轨发射系统的每级导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高 频开关Sn、高频开关Kn和放电电阻Rn,所述发射导轨包括谐振补偿电容Cpn和原边线圈Lpn,所述高频开关,所述高频开关Kn的一端连接在母线的A端,其另一端分别与高频开关Sn的一端、谐振补偿电容Cpn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Sn的另一端与放电电阻Rn串联后,另一端与母线的A连接,所述谐振补偿电容Cpn的另一端与原边线圈Lpn的一端串联后,另一端与母线B连接,且每段导轨均包括输电状态、放电状态以及待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4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