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9339.3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猛;蒋立辉;台宏达;熊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53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强度 移动式 能见度 标定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滑动轨道、激光发射单元、滑动平台、平台驱动机构、接收端安装板、激光接收器及控制箱构成,在滑动轨道上安装激光发射单元及滑动平台,在滑动平台上安装接收端安装板及控制箱,在接收端安装板上安装能见度仪的激光接收器,滑动平台安装平台驱动机构,控制箱内安装电源箱及PLC控制单元,该激光接收器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至PLC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驱动机构由伺服电机一、传动机构及联轴器构成,伺服电机一安装于滑动平台上表面,该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伸入至滑动平台下部并通过传动机构及联轴器控制滑动平台底部的滚轮移动,该伺服电机一由控制箱内的电源箱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电机一连接安装旋转编码器,该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包括无线通讯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端安装板通过一水平移动座安装于滑动平台上,该水平移动做通过水平安装的伺服电机二通过丝杠传动系统驱动进行水平微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电机二连接安装旋转编码器,该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单元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可变强度移动式能见度仪标定系统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⑴、将标定系统与待测能见度仪同时置于外场,同时测量大气能见度;
⑵、待测大气能见度仪采用1min、3min、5min、10min平均观测,并记录观测值;
⑶、标定系统的能见度采用如下方法测量,并记录观测值:
①将滑动平台置于滑动轨道的L0处,即最远端,激光发射单元射出532nm激光,通过激光接收器进行接收,假设接收光强为I0,此时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发射器距离为L0;
②衰减发射激光强度,滑动平台向前移动找到接收光强为I0的点停止,测量此时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发射器距离为L1,再将滑动平台移动到L0处,测量此时的接收光强度为I1;
③再次衰减激光强度,滑动平台向前移动找到接收光强为I1的点停止,测量此时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发射器距离为L2,再将滑动平台移动到L0处,测量此时的接收光强度为I2;
④重复2)~3)两步,直到移动测得的滑动平台光强为5%*I0,此时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发射器距离为Ln,最后获得能见度测量的真实值为:
⑷、对标定系统及待测能见度仪进行3个月的观测,记录相对误差,从而对大气能见度仪完成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