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9320.9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5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均乐;李中杰;潘华;邱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0 | 分类号: | F16H25/20;F16H25/2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马达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马达传动装置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马达传动装置一般都是单向传动的,也就是说一个马达通过一个马达传动装置只能驱动一个从动部件前进或后退的单向运动只能,若要驱动两个从动部件做不同运动,如驱动两个物体做相向或相背方向的运动,则需要两个马达和两个马达传动装置,如此,其实施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成本增加,而且两套装置之间不好紧密配合。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实现,马达能通过轴形转动部件驱动两个从动部件做不同运动,其实用性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包括有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受马达驱动而转动的轴形转动部件2,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上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左侧螺旋槽21和右侧螺旋槽22,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有在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转动时受所述左侧螺旋槽21带动而运动的左从动部件3和受所述右侧螺旋槽22带动而运动的右从动部件4、以及用于在右侧螺旋槽22带动所述右从动部件4运动时使所述右从动部件4沿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轴方向前后平移的第一导向机构5。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所述右侧螺旋槽22的螺距均匀,所述右从动部件4上设有与所述右侧螺旋槽22配合的内螺纹孔41。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与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轴方向平行的导向柱51和设置在所述右从动部件4上用于与所述导向柱51配合的卡口52。
作为优化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所述左侧螺旋槽21的螺距其延向所述右侧螺旋槽22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化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包括螺杆筒23和螺杆24,所述螺杆24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螺杆筒23中,所述左侧螺旋槽21设置在所述螺杆筒23上,所述右侧螺旋槽22设置在所述螺杆24另一端上。
作为优化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传动装置,所述左从动部件3上设有在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转动时使所述左从动部件3沿所述轴形转动部件2轴向方向前后平移的第二导向机构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轴形转动部件两侧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实现驱动左、右从动部件做不同运动,并且传动装置上还设有用于在右侧螺旋槽带动所述右从动部件运动时使所述右从动部件沿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轴方向前后平移的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如此,当马达驱动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转动时,右从动部件能够相对轴形转动部件轴方向前后平移,其实用性好。
2、所述右侧螺旋槽的螺距均匀,所述右从动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右侧螺旋槽配合的内螺纹孔,如此,马达传动装置工作时,轴形转动部件能够相对右从动部件转动,右从动部件在右侧螺旋槽和第一导向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轴方向前后平移,其实现简单容易。
3、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轴方向平行的导向柱和设置在所述右从动部件上用于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卡口,如此,轴形转动部件转动时,右从动部件能够沿导向柱方向相对轴形转动部件轴方向前后平移,其实现简单容易。
4、所述左侧螺旋槽的螺距其延向所述右侧螺旋槽方向逐渐减小,如此,便于速度控制和防止左从动部件与右从动部件激烈碰撞。
5、所述轴形转动部件包括螺杆筒和螺杆,所述螺杆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螺杆筒中,所述左侧螺旋槽设置在所述螺杆筒上,所述右侧螺旋槽设置在所述螺杆另一端上,如此,长期使用后,可单独更换磨损的螺杆筒或螺杆,以节约成本,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组合的螺杆筒和螺杆,以满足不同螺距的配合需要。
6、所述左从动部件上设有在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转动时使所述左从动部件沿所述轴形转动部件轴向方向前后平移的第二导向机构,如此,在两个导向机构的导向下,轴形转动部件转动时,受带动的两个从动部件能够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其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立体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自动调节节距的皮带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无级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