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尾白虾人工选育小群体亲本同步化建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9249.4 | 申请日: | 2015-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2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松;相建海;李富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 地址: | 226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尾白虾 人工 选育 群体 亲本 同步 化建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尾白虾人工选育小群体亲本同步化建系方法。
背景技术
脊尾白虾系温热带海区底栖虾类,以黄、渤海产量最高,是我国特有的3种经济虾类之一,其产量仅次于中国对虾和中国毛虾。脊尾白虾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价值高,养殖经济效益可观,是有潜力的增养殖虾类品种,目前其养殖产量已达到我国东部沿海混养池塘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脊尾白虾耐低温,适盐范围广,经淡化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其养殖范围广阔、潜力大。但目前的苗种来源多为野生群体或养殖群体自然繁殖的后代,尚无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系可供选择,而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对于水产养殖单位的经济效益而言非常关键。人工选育是人为地通过性状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现阶段水产养殖动物种质改良的最有效方式。
多数水产养殖品种的世代周期是以年为单位计的,而传统的家系建立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建系周期占世代周期的比例较小(占比小于8%),建系周期对家系间性状的比较及选择影响小,但是脊尾白虾世代周期短,仅为3-4个月,传统的建系方法周期过长(占比大于20%),不利于家系间性状的比较及选择。而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虾家系的建立方法及选育策略上,关于如何缩短选育周期的研究尚无报道。同时,为加快选育进程,利用脊尾白虾的短世代周期,在人工控制环境下实现一年多代繁殖是可行和必要的,但在水温较低的非繁殖季节,小群体亲本的性腺发育同步性较差,建系周期会更加漫长。因此,尽量缩短选育周期以便于家系间的性状比较和选择,已是脊尾白虾人工选育中的迫切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尾白虾人工选育小群体亲本同步化建系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缩短脊尾白虾小群体亲本建系周期,将传统的建系周期从20-30天缩短到3-5天左右,基本实现了同步化建系,为家系间的性状比较及选择准确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尾白虾人工选育小群体亲本同步化建系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亲本的选择、早期培育及分组:在水温较低的非繁殖盛期,挑选达到性成熟规格、外观无伤病的雌雄亲本,将水温逐渐升高到25℃左右并维持,投喂鲜活饵料进行营养强化,肉眼观察,当发现过半数雌虾头胸部出现卵巢组织时,将这些雌虾单独挑出,按卵巢发育程度划分为性腺发育早期、性腺发育中期、性腺发育后期3个组别,而雄虾不分组,继续在25℃下培育;
(2)性腺发育同步化:将上述3个组别的雌虾的培育水温分别调整到27℃、25℃和23℃,继续投喂鲜活饵料,每天观察性腺发育情况,当卵巢发育到接近产卵时,将单尾雌虾分别转移到交配产卵箱中,并放入性成熟的雄虾1尾,待雌虾抱卵后转移到水温与所述培育水温相同的抱卵虾培育水槽中;
(3)胚胎发育同步化:分别将上述3组抱卵虾的培育温度分别维持在27℃、25℃和23℃,当幼体即将孵化时,将抱卵虾转移到孵化水槽中,待幼体完全孵化后利用趋光性收集幼体作为一个家系;
(4)幼体发育同步化:将上述3组的幼体培育温度分别调整到29、27和25℃并维持,幼体培育全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待幼体全部变态为仔虾后计数,选择仔虾培育阶段的候选家系。
其中,所述雌雄亲本个体数量小于500尾。
其中,亲本的雌雄比例为1∶1。
其中,亲本的选择标准是:达到性成熟规格(体长大于4cm,体重大于1g)、外观无伤病(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外观光洁,无附着物;头胸甲、附肢、腹节、尾扇无损伤,额剑完整无折断,无其它外伤和畸形;无褐斑、黑鳃、红体、软壳、白斑等病症)、活力好(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弹跳有力,游泳姿态正常,无侧卧等)。
其中,营养强化措施是供给沙蚕、鱿鱼及鲜蛤肉类鲜活饵料,人工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的比例以1∶3为宜。
其中,卵巢发育到接近产卵的判断标准为卵粒清晰、卵巢充满头胸甲中后部。
其中,交配产卵箱体积不宜过大,以50L左右为宜。
其中,所述步骤(3)中幼体即将孵化的判断标准及收集方法是当观察到抱卵虾的胚胎外观呈现半透明的灰白色、眼点清晰时,将抱卵虾转移到孵化水槽中,每天观察性腺发育情况,当卵巢发育到接近产卵时,将抱卵虾转移到50L交配产卵箱中,以孵化网限制亲虾活动范围,幼体孵出后,利用幼体的趋光性将亲虾与幼体分离;等幼体孵化完全后及时移走亲虾,收集趋光性好、活力强的幼体,计数后转移到幼体培育水槽作为1个幼体阶段的候选家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