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耳蜗死区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8788.6 | 申请日: | 2015-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2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K·B·拉斯姆森;B·西蒙;N·霍克力;C·雷思普;T·U·克里斯滕森;M·B·雷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耳蜗 死区 设备 | ||
1.用于确定耳蜗死区的设备,包括:
-声音产生单元,配置成提供电声音信号;
-输出变换器,配置成产生对应于所述电声音信号的输出声音;及
-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选择感兴趣频区并使所述声音产生单元提供
--表示与所述感兴趣频区相邻的第一预定频带的第一电声音信号,其具有第一预定带宽和第一预定声压级;
--表示包括所述感兴趣频区的第一随后预定频带的第一随后电声音信号,其具有第一随后预定带宽、第一随后预定声压级、及相对于第一电声音信号的第一随后预定时延,其中第一随后预定频带包括第一预定频带,
及其中第一随后预定带宽比第一预定带宽宽;及
其中所述输出变换器配置成产生
--对应于第一电声音信号的第一输出声音;及
--对应于第一随后电声音信号的第一随后输出声音,其相对于第一电声音信号具有第一随后预定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用户接口,配置成通过用户使用该用户接口接收肯定决定输入和否定决定输入及将肯定决定输入和否定决定输入提供给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提供具有n=1的n计数器,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每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肯定决定输入时,使得声音产生单元
--使n计数器增加1;及
--提供表示包括感兴趣频区的第n个随后预定频带的第n个随后电声音信号,其具有第n个随后预定带宽、第n个随后预定声压级、及相对于第一电声音信号的第n个随后预定时延,其中第n个随后预定频带包括第一预定频带及其中第n个随后预定带宽比第n-1个随后预定带宽窄;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每当肯定决定输入由控制单元接收时,使得输出变换器产生
--对应于第一电声音信号的第一输出声音;及
--对应于第n个随后电声音信号的第n个随后输出声音,其相对于第一电声音信号具有第n个随后预定时延;及
其中,如果否定决定输入由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检测对应于第一电声音信号的频带和第n个随后电声音信号的频带之间的差的频带中的耳蜗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配置成保存听力图数据,及其中在听力图产生模式下,
-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声音产生单元提供具有预定声压级的表示预定频率的电声音信号;
-输出变换器配置成产生对应于所述电声音信号的输出声音;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成随时间增大预定声压级,直到通过用户接口接收到对于预定频率的肯定决定输入或达到对于预定频率的最大阈值声压级为止;
-存储器配置成,每当接收到对于预定频率的肯定决定输入或达到对于预定频率的最大阈值声压级时,将预定频率的声压级保存在听力图数据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成,每当接收到对于预定频率的肯定决定输入或达到对于预定频率的最大阈值声压级时,对预定频率进行变换;及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成对预定频率范围执行听力图产生模式及使用听力图数据产生与频率相关的包括用户特有声压级的听力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获得听力图并根据听力图选择感兴趣频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通过确定听力图中的下降而识别下降频区并将所识别的下降频区选择为感兴趣频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为助听器装置,配置成佩戴在用户耳朵之上或之处以用于原位确定耳蜗死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电声音信号的第一预定带宽在300Hz和2kHz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从第一电声音信号产生的第一输出声音具有预定持续时间,及第一电声音信号和第n个随后电声音信号之间的时延具有对应于所述预定持续时间的持续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输出声音的预定持续时间等于或小于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87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