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链带及链带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020.7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兰宝光;张宪栋;夏凯凯;赖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H01R31/06;H01B7/0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链带及链带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穿戴式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只不过由于造价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设备不断传出,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摩托罗拉等诸多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深入探索。
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可穿戴设备主要有智能腕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这些设备需要通过各种链带固定在人体上,但是目前的链带主要是普通的金属的表带或皮带式构造,皮带式的链带柔韧性能好,佩戴舒适,但容易断裂老化,使用寿命相对比较短;而金属表带式结构虽然坚固性能更好,但表面的喷漆容易磨花,连接各个金属块的弹簧轴容易损坏。如何制造出佩戴舒适、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链带成为可穿戴设备制造过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佩戴舒适、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复合链带及链带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链带,包括:第一塑胶层、第二塑胶层和USB组件,所述USB组件包括相连的USB连接头和FPC排线,所述第一塑胶层和所述第二塑胶层注塑在一起,所述FPC排线夹设于所述第一塑胶层和所述第二塑胶层之间。
其中,复合链带还包括金属链带单元,所述金属链带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塑胶层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塑胶层宽度方向的两侧朝下凸设有多对销轴安装部,所述销轴安装部开设有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塑胶层宽度方向的销轴安装孔,第一弹性销轴穿过所述金属链带单元且两端插设在所述销轴安装孔内,将所述金属链带单元与所述第一塑胶层相对固定。
其中,所述金属链带单元包括多个边缘件和中间件,每个所述中间件开设有两个相邻的第一通孔,第二弹性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边缘件铰接。
其中,所述边缘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性销轴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其中,所述边缘件包括凸设于长度方向两侧的枕头部,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枕头部,每个所述边缘件两侧的所述枕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塑胶层和所述第二塑胶层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链带制造方法,包括:
S01、将FPC排线压焊在USB连接头一端;
S02、将FPC排线固定在第一塑胶层上;
S03、在所述第一塑胶层固定有所述FPC排线的一面注塑第二塑胶层;
S04、组装金属链带单元,并将所述金属链带单元通过第一弹性销轴组装在所述第一塑胶层的另一面。
其中,在所述S02步骤中,所述FPC排线通过背胶粘贴在所述第一塑胶层。
其中,在所述步骤S04中,所述金属链带单元由多个边缘件和中间件交替地铰接而成。
其中,在所述步骤S04中,将所述第一弹性销轴插设于所述边缘件两侧的枕头部内的所述第二通孔内,然后将所述第一弹性销轴两端插入所述销轴安装孔内。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复合链带,将链带制成包括第一塑胶层和第二塑胶层,并将FPC排线夹设在二者之间,在FPC排线一端连接有USB连接头,双层链带结构佩戴舒适的同时耐磨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还能同时具备USB充电或数据传输的功能,FPC排线得到很好地保护。同时金属链带单元与塑胶材质的链带结构组合,使得链带结构紧凑可靠,同时兼具柔性表带和链带的优点,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链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链带的USB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链带的塑胶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链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链带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带制造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