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竹属竹枝的一种蟠扎短缩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823.9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1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新;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新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竹属 竹枝 一种 蟠扎短缩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子栽培领域,尤其涉及刚竹属竹子园艺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竹子四季常绿,形态优美,高风亮节,文化深厚,是一类独特的观赏植物。竹子在城市园林和家庭庭院绿化上方兴未艾,竹子在以上领域的园艺化栽培上越来越得到重视,技术方法越来越重要。
例如CN1994043B(2011-06-08)公开了一种耐寒竹子驯化栽培方法,通过竹子母株选择,挖竹子,运输竹子,栽培竹子,管理竹子与竹子越冬处理过程A、竹子栽培专用土配制过程B和竹子耐寒驯化过程C来完成。然而其不属于刚竹属竹子园艺栽培领域。
刚竹属竹子分枝2枚,且枝条较长,展开后占用空间较大,显得潇洒有余,干练不足,有待改进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缩小竹冠、枝叶密集,形态成为柱状、提高单位面积立竹密度的刚竹属竹枝的蟠扎短缩处理方法。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刚竹属竹枝的一种蟠扎短缩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竹种:竹种为刚竹属等竹枝主枝明显且较长的、观赏价值高、庭院用途多的竹种;
(2)选择竹株:竹株选择大小中等,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竹;
(3)操作时间:新竹竹株生长展枝放叶前后进行盘绕和固定操作;
(4)盘绕主枝:从竹秆最下部的枝条开始,把主枝逐级向上组合顺时针或逆时针盘绕到上一盘竹枝的腋后,同时把主枝上的次枝梳理整齐,向外均匀开展;
(5)固定竹枝:达到操作者需要的高度时,将盘绕的竹枝用绑扎带捆绑固定在竹秆上,然后截去或保留上部竹梢;
(6)肥培管护:对上述处理后的新竹加强肥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和人为为害;
(7)利用观赏。
本发明选择特定的竹种、竹株尤其是盘绕或固定操作时间,竹枝达到一定的木质化程度不易折断,且柔韧易于盘绕,盘绕后也最易固定。在刚竹属竹子开枝时,逐级把尚属柔韧的主枝顺时针或逆时针盘绕到主干上,而让次枝顺序展开,从而经过本发明处理,竹冠大幅度缩小,枝叶密集,形态成为柱状,显得极为别致,同时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立竹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选择的竹种为龟甲竹或圣音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选择胸径为3-7cm的龟甲竹。
龟甲竹竹秆奇特,高低适宜,但由于枝条粗长,往往影响竹秆的观赏,而经过本发明处理后效果特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主枝逐级向上盘绕,同时把次枝梳理整齐,向外均匀开展,以代替主枝。
这样可有效地缩小竹冠,使其形态更别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固定竹枝所用绑扎带为尼龙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肥培管护以水肥管理为主,先浇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如果有少量的竹苗生长不良时,应予补追肥;平时出现竹叶下垂情况就要浇水,浇水要对土壤浇透;视竹苗生长情况浇施追肥氮磷钾全面的复合肥。
更优选地,追肥以腐熟的饼肥水1:3-5倍兑水浇施,生长季节每月浇施1-2次,越冬前浇施1次。
更优选地,所述土壤为混合壤土,所述混合壤土是以腐熟饼肥或有机肥和肥沃疏松壤土以1:10-20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7)利用观赏包括就地培育观赏或异地栽培观赏。
更优选地,所述就地培育观赏包括删去周边未处理竹子,每年新竹长成时,同样处理,若干年后即可培育成片竹林供观赏。
更优选地,所述异地栽培观赏包括在霉雨季节或者宜于起苗移栽的季节将造型好的竹株移栽到庭院或盆栽观赏,每年新竹长成时同样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刚竹属竹子开枝时,逐级把尚属柔韧的主枝顺时针或逆时针盘绕到主干上,并让次级枝条顺序展开,可达到缩小竹冠、密集枝叶、把竹冠改变为柱状形态,从而可提高竹林密度、提高观赏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竹枝盘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刚竹属竹枝蟠扎短缩处理后的竹冠示意图;
图中,1-主枝;2-次枝;3-竹秆;4-竹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是利用竹子高生长过程中抽枝时把竹枝顺时针或逆时针逐级把尚属柔韧的主枝1顺时针或逆时针盘绕到竹秆4上,达到预想高度后加以固定,而让次枝2顺序展开发叶,而后施以肥培、修整等管理措施促进生长,达到造型的预期目标。
具体技术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新,未经张培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