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5404.5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增强 |
主分类号: | D21C3/02 | 分类号: | D21C3/02;C05F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芭蕉 提取 纤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是用芭蕉茎杆提取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芭蕉是我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区,特别是广西,近几年香蕉种植发展很快,据有关部门统计,种植总面积达到200多万亩,单我武鸣县就种植20多万亩,每年采果后,大量的茎杆资源便作废弃物需要及时砍掉清理,由于没有地方堆放,只能乱堆在田头地尾,或者村旁路边,任其腐烂发臭,极大地影响环境卫生。
芭蕉茎杆富含纤维,这种纤维属于天然性,目前,芭蕉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还很有限,但其物理机械性能满足纺织加工的要求,经纯纺或混纺后的织物性能好,因此在纺织领域内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日本已经将其开发出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出高挡布料,也将此纤维做成高级纸张。
我区每年所砍的芭蕉茎杆多达500多万吨,而每吨可提取出约50公斤芭蕉纤维,每年总产达25万吨,加上云南、海南、广东等省,产量更大。
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芭蕉茎杆纤维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代替部分棉花作为织物,减少棉花的种植面积,其意义非常重要。
中国热带农科院机械研究所研制出香蕉茎杆切割机和刮麻机,也得到少量纤维,但该机械和工艺对于规模生产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该研究所的工艺主要是机械处理、酸预浸渍、水洗、碱煮、水洗、脱水,其机械处理包括把茎块砍短并破开成4块,又用人工撕开成单片,方能满足刮麻机的作业要求。该工艺用酸浸渍虽起到软化蕉片作用,方便刮麻,但酸浸渍又破坏了纤维韧性,导致纤维强度降低。
本发明工艺的优点是:
1、机械处理直接出纤维浆、经水洗、碱煮、再水洗、漂白、水洗和脱水,省去酸预浸渍这复杂工序,也省去用酸成本,纤维韧性好,增加的漂白工序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2、芭蕉杆直接送入刮麻机工作,不用切块和人工撕片,省去很多人工,因而成本低且产量大。
发明内容
芭蕉茎杆提取纤维,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1、茎杆送入刮麻机打浆刮麻得纤维及浆;
2、纤维浆进入滚筒洗浆机水洗,洗去的蕉浆水溶液八滚筒边的筛眼流出,蕉纤维从滚筒口排出,得芭蕉粗纤维;
3、各工序产生的废水废浆用泵抽到带式压滤机滤去水份,过滤水排放,过滤渣用作有机肥;
4、上述(2)粗纤维又进入碱煮,脱除木糖和胶质,得碱纤维;
5、碱纤维经清水反复漂洗3次,得芭蕉纤维;
6、上述纤维经双氧水溶液漂白再水洗2次,得漂白纤维;
7、压榨机压去水份,经过捣松、烘干和打包,得精制芭蕉纤维。
本工艺芭蕉茎杆提取纤维,其特征在于:
1、所述刮麻机的送料方式为整根或切块送料;
2、所述刮麻机工作时直接用水注入机内洗浆;
3、所述的废水废浆所用的过滤机为带式压滤机;
4、所述碱煮所用的化学原料是烧碱或纯碱,溶液浓度为5~10%;
5、所述的纤维与碱溶液之重量比为1∶5;
6、所述的碱煮温度90~100℃,碱煮时间1小时;
7、所述的漂白剂为双氧水溶液,浓度为5%,漂白温度90~100℃,时间1小时;
8、所述芭蕉纤维与双氧水溶液之重量比为1∶5。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刮麻机1,滚筒洗浆机2,清水槽3,碱煮锅4,碱液槽5,水洗槽6,清水槽7,漂白锅8,双氧水液槽9,水洗槽10,清水槽11,压榨机12,捣松机13,烘干机14,打包机15,带式压滤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增强;,未经潘增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耐磨耙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气动插钢丝绳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