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线性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4443.3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0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毛路斌;郭顺;王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线性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相关技术的振动电机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磁性振子和弹簧件,该弹簧件用于将所述磁性振子悬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该弹簧件用于提供回复力和为该磁性振子提供定位导向。但是,这种结构的振动电机的磁性振子容易发生晃动,且弹簧件长时间使用也会发生失效和弹性疲劳如此将会影响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电机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性高的扁平线性振动电机,其利用空气压缩来提供回复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扁平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一内设容纳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磁性振子,以及固定于壳体上的以其受到的安培力的反作用力驱动所述磁性振子振动的驱动线圈,所述扁平线性振动电机在沿磁性振子振动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固定于两侧壳体的由磁性振子两端密封的空气气囊,所述空气气囊通过空气压缩对磁性振子提供往复力,所述扁平线性振动电机还设置有用于导向和支撑所述磁性振子的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沿磁性振子振动方向上的固定有由光滑内壁围成气腔的容器,所述容器的开口端朝向磁性振子,所述磁性振子上设置有与容器内壁紧密贴合的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与容器内壁配合形成一密闭的空气气囊。
优选的,所述磁性振子包括一沿所述壳体长轴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配重块和固定于所述配重块的驱动磁钢,所述驱动磁钢沿所述扁平线性振动电机的厚度方向充磁,驱动线圈通电后在所述驱动磁钢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所述驱动磁钢受到该安培力的反作用力进而推动所述磁性振子沿所述壳体的长轴方向往复振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磁钢包括沿所述配重块长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钢、第二磁钢以及第三磁钢,所述相邻两磁钢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上分别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磁钢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配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下壳体,所述驱动线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空气气囊分别抵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对称设置在磁性振子长轴方向的两侧,为分别固定在壳体以及磁性振子上的互补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与配重块相连的内环磁钢和分别与壳体对应配重块的两侧面相连的外环磁钢,所述外环磁钢与内环磁钢的表面相对极性相同设置且相隔一定距离,且所述外环磁钢包裹所述内环磁钢。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环磁钢的凸出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磁性振子以及壳体上的导轨和导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扁平线性振动电机利用空气压缩提供回复力,有效避免了传统振动电机弹簧件失效或疲劳对电机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提升了振动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扁平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扁平线性振动电机沿长轴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扁平线性振动电机沿短轴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扁平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一内设容纳空间10且呈长条形的壳体1、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10内并沿所述壳体1的长轴方向振动的磁性振子3,以及固定于壳体1上的以其受到的安培力的反作用力驱动所述磁性振子3振动的驱动线圈2。所述扁平线性振动电机进一步包括位于壳体1长轴方向的两端由磁性振子两端密封的空气气囊4,所述空气气囊4通过空气压缩对磁性振子3提供往复力,所述扁平线性振动电机还设置有用于导向和支撑所述磁性振子的支撑装置6。
所述壳体1包括具有侧壁和底壁的下壳体12,以及盖接在下壳体12上的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共同围成上述收容空间10。所述驱动线圈2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1上,所述空气气囊4分别抵接于所述下壳体12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4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轴承卡簧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