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3220.5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强;高斌;来侃;张长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上海美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1/60 | 分类号: | D06M11/60;D06M13/332;D06M13/345;D06M13/144;D06M13/148;D06M11/38;D06M11/44;D06M11/76;D06M11/56;D06M101/34;D06M10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中,以含酰胺基团和/或腈基基团的纤维为纤维基材,并将所述纤维基材浸渍于改性剂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阻燃纤维;
所述改性剂选自下述1)或2):
1)含氨基基团的化合物;
2)含氨基基团的化合物和含羟基基团的化合物;
所述含氨基基团的化合物选自如下至少一种:氨水、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戍二胺、已二胺、双氰胺、二甲胺、N-(2-氨基乙基)-1,2-乙二胺、三乙烯四胺和三乙烯胺;
所述含羟基基团的化合物选自如下至少一种:乙醇、乙二醇、已二醇、丙醇、丙二醇、丙三醇和二胺醇;
所述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所述反应釜的釜内压力为0.1Mpa~0.5Mpa;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2h~6h;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下述处理的步骤:先用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与所述改性后的纤维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再将所述反应产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用水洗至中性的步骤;
所述碱性化合物选自如下至少一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所述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碱性化合物的百分比浓度为1%~10%;
所述金属盐类化合物选自如下至少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硫酸铜;
所述金属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金属盐类化合物的百分比浓度为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中的气体为氮气;
所述纤维基材选自如下至少一种:聚酰胺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
所述纤维基材的线密度为0.8dtex~5.5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的水溶液中改性剂的质量分数为5%~50%;
所述改性剂的水溶液的pH值为9~14,但不包括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向反应前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引发剂的步骤;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所述过氧化物选自如下至少一种:过氧化苯甲酰和过硫酸铵;
所述过氧化物与所述纤维基材的质量比为(0.1~1):2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与所述改性后的纤维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产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5℃~100℃,反应时间为1~4h;
所述水洗的次数为2~3次。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阻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上海美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上海美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2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纺棉面料的抗菌整理方法
- 下一篇:绢丝的漂白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