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52772.4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丁国勋;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草本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54;A61P39/00;A61P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解 疲劳 功效 中草药 袋包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包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因过度的压力导致慢性疲劳的现代人群,各种缓解疲劳的饮料得到开发,尤其最近许多使用中草药的韩方茶等饮料得到开发。以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药茶例如人参茶、枸杞子茶、五加皮茶、决明子茶等许多总类的茶为人们所知晓,但大部分是以单一的草药为主要成分,所以期待草药的复合上升功效的中药茶的开发逐渐被要求。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以液体形式制造的双和汤或十全大补汤等中药茶正在销售,但对于缓解疲劳效果甚微,与刚刚熬出来的中药液和中药茶比较时,药效、味道、药香等方面有所降低的。另外服用时,一般液态形式制造的双和汤或十全大补汤需要重新用热水加热有些不方便,所以目前为止没有受到消费者的瞩目。另一方面在中医院制造的中药制剂依然费用过高,还得用传统的中药锅熬制汤药服用等诸多不便。尽管具有较高的药理功效,但与之比较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能缓解疲劳又可具有最佳效果的中草药袋包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所述由黄芪、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肉桂和甘草配制而成,所述单包袋包茶所包含各中草药的比例分别为黄芪26~35%,白术15~25%,党参5~15%,刺五加5~15%,杜仲叶5~15%,肉桂5~15%和甘草5~15%。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的茶制备方法,包括蒸熟工序、干燥工序、混合粉碎工序及袋包四个工序,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1、蒸熟黄芪的蒸熟工序;
步骤2、将蒸熟的黄芪和洗净的肉桂、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及甘草进行干燥工序;
步骤3、添加上述步骤2中经过干燥处理的黄芪25~35%、白术15~25%、党参5~15%、刺五加5~15%、杜仲叶5~15%、肉桂5~15%和甘草5~15%粉碎加工成1~2mm的颗粒的混合粉碎工序;
步骤4、将上述步骤3中经过粉碎的混合原材料以15~25g重量放入袋茶包内进行密封完成包装。
首先,所述的蒸熟工序是指先将黄芪在温度110~130℃下蒸50~70分钟为最佳;所述干燥工序是指把蒸熟好的黄芪与洗净的肉桂在干燥器中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脱水烘焙2到4小时,使水分含量达到5%以下;把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及甘草在温度140~160℃之间做50~70分钟的热风干燥处理为最佳;所述混合粉碎工序是指把蒸熟的黄芪和洗净的肉桂放进干燥机里用80~90℃干燥2到4小时把水分降低到5%一下,同时,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和甘草在温度140~160℃之间做50~70分钟热风干燥。
更进一步的说,将所述经过粉碎的颗粒以1~2mm的标准在粉碎机里做混合粉碎后再次放入搅拌机里搅拌10分钟可达到最佳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具有缓解疲劳效果的黄芪、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肉桂和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物作为袋包茶,比传统中药锅熬制的中药汤相比携带方便、服用简便、费用低廉,而且经过各道工序后,可以在保持药理效果的同时,去除中药本身难喝的味道;不仅具有一般茶品类似的口感,而且可以被用作缓解疲劳和压力并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本发明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及其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有缓解疲劳功效的中草药袋包茶,所述由黄芪、白术、党参、刺五加、杜仲叶、肉桂和甘草配制而成,所述单包袋包茶所包含各中草药的比例分别为黄芪26~35%,白术15~25%,党参5~15%,刺五加5~15%,杜仲叶5~15%,肉桂5~15%和甘草5~15%。
以下内容是对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茶包的生物性特征以及药理作用做了的简单介绍。
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是属于豆科类的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神农本草经》:“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在我国从很早以前民间就盛行适用它的根部来滋补身体,它的功效仅此于人参。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剑汗固脱等之功效。特别是在中药中如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十全大补汤、加味大补汤、八宝回春汤、淸暑益氣湯等数百个处方当中都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草本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草本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