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237.9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涛;袁广林;舒前进;杨彪;邵润辉;孙钰昊;黄潇华;刘鲁杰;庞豪磊;王腾焱;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高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因施工错误引起的问题,其中将基础标高定错位置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种。基础标高定错位置使得建筑物整体高度与设计高度不一致,尤其是底层高度与设计相差较多时,无论是对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建筑等会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此类建筑很难被业主方所接受,不能完成项目的正常竣工验收。若是在施工初期发现此类错误,可以将已施工部分拆除进行重新施工;若是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发现此类问题,将建筑拆除重新进行建设显然有很大的难度。显然无论是施工初期还是主体完成后,将已建设部分拆除都会使得施工工期、建设成本大大增加,造成材料大量浪费,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工期短,见效快,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降低建筑物高度的处理方法,来对因施工错误形成的建筑结构高度与设计高度不一致产生的问题进行处理。综上所述,开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下降的新途径,实现对建筑物高度快速、高效、经济地下降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度,其施工过程简单、施工成本较低,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的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作面开挖: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梁柱周围的土挖除,开挖至原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顶面,露出原有钢筋混凝土柱及原有钢筋混凝土柱周圈的原有结构地梁,为后续施工提供工作平面;
(2)增设支托牛腿:在原有钢筋混凝土柱邻近原有结构地梁的位置增设钢筋混凝土牛腿,所述钢筋混凝土牛腿的四周悬挑,其外挑长度不大于300mm,其高度不小于300mm;
(3)砌筑垫块墙体:在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相对两侧由混凝土垫块结合水泥砂浆砌筑预制混凝土垫块墙体,所述预制混凝土垫块墙体为多层,混凝土垫块之间抹有水泥砂浆,以提高预制混凝土垫块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4)千斤顶支设:在每个预制混凝土垫块墙体的上部至少设置一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紧其上方所对应的钢筋混凝土牛腿;
(5)原有结构柱切断:先在原有钢筋混凝土柱中进行静力破碎剂的装填,待原有钢筋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疏松之后,再进行破拆,然后截断原有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使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预留出至少200mm的钢筋头,在原有混凝土独立基础顶面预留出至少200mm的钢筋头;
(6)建筑物整体下降:依具具体所需下降高度分多次进行下降,每一次使千斤顶下降一定高度,并保证剩余的所需要下降高度为混凝土垫块高度的倍数,后续下降通过交替更换千斤顶,逐层去除预制混凝土垫块墙体中160mm高的混凝土垫块的方式进行,直至下降至设计高度;
(7)结构柱修复:下降完毕后将原有钢筋混凝土柱底部预留出的钢筋头同原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顶面预留出的钢筋头进行焊接,然后在截断后的原有钢筋混凝土柱周围支设模板,并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对截断后的原有钢筋混凝土柱与原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之间存在的空隙部位进行灌注,初步恢复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
(8)结构柱加固: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初步恢复后,撤除千斤顶,进行钢筋混凝土牛腿的破拆,待钢筋混凝土牛腿破拆完毕,进行植筋,然后,采用细石混凝土对原有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截面加大加固,以提高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恢复原有的抗震性能。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钢筋混凝土牛腿通过植筋的方式设置在原有钢筋混凝土柱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所述的交替更换千斤顶的方法为:先将一个原有的千斤顶下部混凝土垫块的相邻混凝土垫块移除,在空出部位放置新的千斤顶作为临时支撑,新的千斤顶顶部顶紧钢筋混凝土牛腿,将原有的千斤顶及其下部混凝土垫块移除,再将原有的千斤顶放在混凝土垫块移除空置部位,并使其顶部顶紧钢筋混凝土牛腿,将临时支撑的新的千斤顶移除,依次循环进行。
进一步,千斤顶更换时需逐个进行更换,不可同时更换多个,防止更换不协调使得其它的千斤顶与钢筋混凝土牛腿接触部位产生过大集中力使钢筋混凝土牛腿被破坏。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建筑物整体每下降80-100mm,将所有千斤顶进行一次水平微调,以保证下降过程中各原有钢筋混凝土柱下降高度的整体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