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尼龙材料的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1571.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煜;邓世捷;申超;刘宇;康少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尼龙 材料 打印机 打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尼龙材料的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积层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直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即“层造形法”。
尼龙,作为现今一种新的3D打印材料,对3D打印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尼龙具有比传统3D打印材料更高的强度,更高的使用温度。尼龙耗材的出现,大大拓展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尼龙材料高吸水率,高结晶度,熔化温度较高等特性,在桌面级3D打印机上成型中容易出现翘边,开裂等缺陷,而目前的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无法保证温度的恒定甚至很难提供较高的温度,而影响尼龙材料3D成品的质量。
因此,如何保证3D打印机工作时的温度,以保证3D成品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尼龙材料的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以保证3D成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尼龙材料的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包括步骤:
将尼龙材料在50-100℃中烘干2-10小时;
调节3D打印机的加热装置至水平;
密封3D打印机的用于打印产品的打印机主体,开启加热装置并将温度设定60℃-150℃,并预热10-120分钟,使罩设在3D打印机的围板外壳内温度升至35-110℃;
将烘干后的尼龙材料引入打印机主体的熔丝机构中;
在打印底板上涂抹预设厚度的粘合剂;
3D打印机主体工作时,加热装置温度维持在60-150℃,设置3D打印机主体的打印速度在20-200mm/s。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粘合剂的厚度不超过0.5mm,并用滚轮推匀抹平。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围板外壳罩设在所述3D打印机主体外侧,用于对所述3D打印机主体工作时进行保温,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围板外壳与所述3D打印机主体之间。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围板外壳设置有取料门,所述取料门与所述围板外壳可密封配合。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围板外壳的底面;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围板外壳的底面通过调平螺丝相连,所述调平螺丝用于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水平度。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加热装置为与电加热器相连的平整的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上固定有与所述3D打印机主体的喷嘴相对的打印底板。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3D打印机主体的喷头与所述加热装置相对。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3D打印机主体中与所述喷头相连的挤出装置包括:
挤出机主体;
安装在所述挤出机主体上的驱动装置;
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挤出齿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挤出齿轮转动;
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挤出机主体上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挤出齿轮之间具有供打印材料穿过的缝隙,所述缝隙小于打印材料的直径。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3D打印机主体还包括与所述挤出装置相连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调节所述挤出齿轮与所述导向轮之间缝隙的大小。
优选地,上述的打印方法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通过螺纹与所述挤出机主体相连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沿垂直于所述挤出齿轮与所述导向轮连线的方向运动;
与所述调节螺杆连的凸台,所述凸台随所述调节螺杆移动挤压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驱动装置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导向轮的方向移动;
与所述凸台另一端相连的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挤出机主体远离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