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业生产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0758.0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生产用设备。
背景技术
丝绸是一种高档优质的面料,由蚕丝纺织而成,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蚕丝是桑蚕在作蛹时吐出的丝,桑蚕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养殖,是众多农村的支柱性产业。桑蚕在养殖的末期需要,需要将老熟的熟蚕移至蚕山上作蛹,桑蚕作蛹后从蚕山上将蚕茧摘下送入缫丝厂进行缫丝和纺织。传统的蚕山是由稻草秸秆或麦秸秆制成,先用稻草编织成草索,然后将截成条段状的秸秆通过打绕固定在草索上。由于桑蚕在老熟后,容易发生病变,因此,蚕山上经常出现一些死蚕,这些死蚕会在熟蚕作蛹期间软化腐烂。这些软化腐烂的死蚕容易粘附在其他蚕茧的表面,使得蚕茧被污染。同时,这些腐烂软化的死蚕异味较重,使得蚕室内的空气受污染,不利于蚕农从蚕山上摘除蚕茧。同时,秸秆编织的蚕山,在摘茧时,秸秆容易割伤手背。另外传统摘茧,是将蚕茧一个一个从蚕山上摘下,其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设备,其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防止死蚕软化腐烂污染其他蚕茧和快速的进行摘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生产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蚕山包括由经杆和纬杆编织的立状布置的支撑网,支撑网上各经杆和纬杆的交接处分别向两外侧延伸设置有用于熟蚕作蛹的支撑杆,支撑网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
具体的方案为:
蚕山还包括用于摘除蚕山上蚕茧的蚕梳,蚕梳在支撑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蚕梳包括梳齿,梳齿与经杆/纬杆呈间隔交错状布置,梳齿的两端固定在支撑网外围设置的梳杆上,梳齿垂直于梳杆布置,梳齿的宽度与相邻的经杆/纬杆之间的间距一致,蚕梳与支撑网沿垂直于支撑网网面的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蚕山的长度为1.5~2m,蚕山的高度为40~50cm
梳齿为条板片构成,条板片的宽度为2~2.2cm,梳齿之间的间距为0.4~0.5cm。梳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梳齿为弧形条板片构成,梳齿的一侧凹面为弹性材料构成。经杆、纬杆以及支撑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痕。支撑杆呈倾斜状布置,且支撑杆的悬置端的高度小于固定端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蚕山,在使用时,将熟蚕平铺在地面上,然后将上述蚕山铺盖在地面上,熟蚕就会爬上蚕山进行作蛹。而在作蛹期间,病死的蚕无法有效的在蚕山上抓附,就会掉落,从而避免死蚕软化腐烂污染其他的蚕茧。同时,通过设置的蚕梳,在铺盖蚕山时,各梳齿与支撑网相贴靠,需要摘茧时将蚕梳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蚕梳与支撑网相分离,从而将支撑杆上的蚕蛹快速的摘下,实现快速摘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蚕山在地面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蚕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蚕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农业生产用设备,蚕山10包括由经杆12和纬杆11编织的立状布置的支撑网,支撑网上各经杆12和纬杆11的交接处分别向两外侧延伸设置有用于熟蚕作蛹的支撑杆13,支撑网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蚕山还包括用于摘除蚕山上蚕茧的蚕梳,蚕梳在支撑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蚕梳包括梳齿22,梳齿22与经杆12/纬杆11呈间隔交错状布置,梳齿22的两端固定在支撑网外围设置的梳杆21上,梳齿22垂直于梳杆21布置,梳齿22的宽度与相邻的经杆12/纬杆11之间的间距一致,蚕梳与支撑网沿垂直于支撑网网面的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蚕山的长度为1.5~2m,蚕山的高度为40~50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蚕山,在使用时,将熟蚕平铺在地面上,然后将上述蚕山铺盖在地面上,如图1所示,熟蚕就会爬上蚕山进行作蛹。而在作蛹期间,病死的蚕无法有效的在蚕山上抓附,就会掉落,从而避免死蚕软化腐烂污染其他的蚕茧。同时,通过设置的蚕梳,在铺盖蚕山时,各梳齿22与支撑网相贴靠,需要摘茧时将蚕梳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蚕梳与支撑网相分离,从而将支撑杆13上的蚕蛹快速的摘下,实现快速摘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耗电型无高压电栅的杀虫灯
- 下一篇:一种自动削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