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9391.0 | 申请日: | 2015-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西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西初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9/10;A61P25/00;A61K35/3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叶永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瘫痪 膏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俗称。临床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清除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当今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膏药贴覆治疗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等特点,尤其是穿山甲、川乌头和红海蛤三种中药成分制成的膏药对于治疗中风瘫痪有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其对于治疗中风瘫痪及全身瘫痪都具有显著的疗效。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粉碎混合步骤,80至120份重量的 穿山甲、85至105份重量的川乌头、90至105份重量的红海蛤、30至50份重量的走马胎、30至50份重量的黄芥子、30-50份重量的肉桂、20至40份重量的干姜、20至40份重量的炮姜分别粉碎并充分混合;
炸制去毒步骤,240至300份重量的麻油烧热至48-80℃,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和240至260份重量的大葱一同加入麻油中,继续加热并保持油温为320-360℃,文火炸制物料呈黄色,关火,形成去毒混合物;
制膏步骤,关火待去毒混合物温度为240-260℃时,将90至105份重量的黄丹加入所述去毒混合物中,充分搅拌,获得所述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粉碎混合步骤,90至110份重量的 穿山甲、95至105份重量的川乌头、95至105份重量的红海蛤、35至42份重量的走马胎、35至42份重量的黄芥子、35-45份重量的肉桂、25至37份重量的干姜、25至37份重量的炮姜分别粉碎并充分混合;
炸制去毒步骤,240至300份重量的麻油烧热至48-80℃,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和240至260份重量的大葱一同加入麻油中,继续加热并保持油温为320-360℃,文火炸制物料呈黄色,关火,形成去毒混合物;
制膏步骤,关火待去毒混合物温度为240-260℃时,将90至105份重量的黄丹加入所述去毒混合物中,充分搅拌,获得所述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
进一步,在粉碎混合步骤中加入20-30份重量的当归和20-30份重量的桃仁。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粉碎混合步骤,100份重量的穿山甲、100份重量的川乌头、100份重量的红海蛤、40份重量的走马胎、40份重量的黄芥子、40份重量的肉桂、30份重量的干姜、30份重量的炮姜、25份重量的当归和25份重量的桃仁分别粉碎并充分混合;
炸制去毒步骤,250份重量的麻油烧热至48-80℃,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和250份重量的大葱一同加入麻油中,继续加热并保持油温为320-360℃,文火炸制物料呈黄色,关火,形成去毒混合物;
制膏步骤,关火待去毒混合物温度为240-260℃时,将100份重量的黄丹加入所述去毒混合物中,充分搅拌,获得所述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
一种治疗中风瘫痪的膏药,其特征在于,采取上述的制作方法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结合现有治疗中风瘫痪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穿山甲、川乌头和红海蛤三种药材药性的研究,加入一定量走马胎、黄芥子、肉桂、干姜和炮姜,其中走马胎与穿山甲、川乌头配合,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更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黄芥子、肉桂、干姜、炮姜与红海蛤配合,其促进脑功能恢复、活血通络、补气补肾效果更加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西初;,未经陈西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9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