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一年生实生苗生长势综合评价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8685.1 申请日: 2015-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4541921B 公开(公告)日: 2017-01-18
发明(设计)人: 李赛君;段继华;赵熙;雷雨;罗意;黄飞毅;董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7/00
代理公司: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43102 代理人: 冯青
地址: 410125***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茶树 一年生 实生苗 生长 综合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对多年生叶用植物一年生实生苗与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的综合评判方法,涉及茶树育种苗期选择的产量早期鉴定,属于茶树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叶用作物。高产是茶树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12]。然而,产量性状的鉴定与选择耗时长、难度大。Wight曾推测每随机选择4万株茶树可选择一个无性系,按常规育种,育成一个品种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各产茶国都十分重视其产量性状的早期鉴定与选择的研究[345]

史玉荣,刘祖生[6]研究了扦插苗性状与茶树单株产量的关系;郭吉春等[7]研究了乌龙茶无性系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黄海涛等[8]研究了无性系幼龄茶品种品系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C.K.纽古纳[9]研究了实生苗苗圃中茶苗的高度、茎粗与各个时期产量与关系。褚世林[10]对六年生实生群体的单株产量及其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

李赛君等[11]研究了茶树一年生实生苗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认为分枝与叶片数呈高度正相关,因而提出茶树品种选育时,鉴定与筛选实生优良单株在注重株高、茎粗的同时,应该考虑分枝数。茶树育种程序中,在获得自然变异群体、杂交后代群体、诱变材料等育种原始材料后,对原始材料的实生苗进行观察、鉴定,单株筛选,是育种成败的关键[12]。而一年生实生茶苗苗圃选拔优中选优,茶苗株高、茎粗、分枝数到底根据哪个性状来选择呢?它们的计量单位不一,又怎样进行选择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到。

参考文献:

1 陈宗懋.2000年茶业展望.茶叶科学,1994(2):81~88.

2 山口聪.茶树育种的今后方向,茶树品种育成上的问题与展望(日文).1992,47~63.

3褚世林. 茶树良种早期鉴定研究综述.

4 湖南农学院主编.茶树育种学(第二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4版,1999年10月.

5 张贻礼,彭建华.茶树产量潜力早期鉴定浅论.茶叶通讯,

6 史玉荣,刘祖生.茶树产量早期鉴定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2,18( ):27~34.

7 郭吉春,叶乃兴,郭专.乌龙茶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4(4):228~231.

8 黄海涛,余继忠,周铁锋等.幼龄茶树品种品系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杭州农业与科技,2009,(6):31~32.

9 C.K.纽古纳.在苗圃进行苗期选择对产量的长期效应.“Tea in East Africa”,1976(2).

10 褚世林.茶树实生群体中高产单株的选择.福建茶叶,1986(2):19~21.

11 李赛君等.茶树实生苗产量性状相关关系研究.茶叶通讯,201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一年生实生苗生长势综合评价的方法。在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年生实生茶苗产量性状提出一种综合评判方法,期望对茶树选种中的产量性状早期鉴定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

将育种材料一年生茶苗优良单株的主要数量性状株高、茎粗、分枝数进行测定,对各性状的原始数据应用“Z-score标准化”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设计株高、茎粗、分枝数(1:1:1)的性状权重方案,将初选优良单株逐株计分,按得分(S)分为Ⅰ(S≥0.5)、Ⅱ(-0.5﹤S﹤0.5)、Ⅲ(S≤-0.5)三个等级,对茶树选种中的产量性状作出早期鉴定。

本方法的优点在于,这种综合评判方法,能对茶树选种中的产量性状作出早期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鉴定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将人工杂种一代或天然杂种、诱变材料等育种材料种子于当年11月-12月底采用3%多菌灵(含量50%)溶液浸泡3-4天后播种,条播密度为8㎝×3㎝;

步骤2、第二年9月底参照扦插苗出圃标准,除弱、小不符合出圃标准的茶苗,10月份对一年生茶苗生长势进行目测初选,将初选优良单株挂牌编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8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