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莱克多巴胺的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8100.6 申请日: 2015-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5440137B 公开(公告)日: 2018-09-18
发明(设计)人: 马永;赵利利;杨芸;付红;王安良;范宇;徐春林;陈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京森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44 分类号: C07K16/44;C12N15/13;C12N15/81;C12N1/19;G01N33/543;G01N33/558;C12R1/8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3125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莱克 多巴胺 抗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莱克多巴胺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免疫学检测领域。本发明通过莱克多巴胺抗原免疫动物及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株,并进一步进行测序和重组表达得到所述高特异性抗体。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所述莱克多巴胺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莱克多巴胺抗体特异性高,成本低,以此制备得到的莱克多巴胺酶联免疫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卡检测莱克多巴胺具有操作方便、检测成本低、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定量或定性检测动物尿液、血样、组织及内脏等样品中的莱克多巴胺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莱克多巴胺的抗体,及其在制备检测莱克多巴胺的ELISA试剂盒、胶体金试纸卡的应用。

背景技术

“瘦肉精”是一类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药物。其能使牲畜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继而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同时还能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食安办[2011]l4号)规定的“瘦肉精”品种目录为: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Hydrochloride)、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沙丁胺醇(Salbutamo1)等。其中,莱克多巴胺(Rac)易在动物组织,特别是内脏中积聚残留,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继而引起骨骼肌收缩增强,破坏快缩肌和慢缩肌纤维间的融合现象,引发肌肉震颤,出现面色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四肢麻木等不良反应,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许多国家都将莱克多巴胺列为违禁物,我国已禁止在畜禽身上使用莱克多巴胺。

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莱克多巴胺的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传感器法等。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传感器法检测灵敏,但所需的仪器设备昂贵,样品前处理复杂,一次检测样品量少,检测时间长,且不易普及,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不需要借助昂贵的仪器,且样品前处理简单,具有高通量等优点。但目前已有的检测莱克多巴胺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或胶体金试纸卡的检测灵敏度或准确度还不是十分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所采用的抗莱克多巴胺抗体还有待提高。由于莱克多巴胺为化学小分子,其表面位点少,因而为制备其抗体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特异性较高的抗体,目前市用抗体的特异性普遍较低,半数抑制浓度(IC50)较高,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能有效的、特异性结合莱克多巴胺(Rac)的抗体,及其检测莱克多巴胺(Rac)在动物体内残留的用途。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体,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莱克多巴胺(Rac),所述抗体包括:

重链可变区,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以下的互补决定区:如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HCDR1、如序列SEQ ID NO:3所示的HCDR2和/或如序列SEQ ID NO:4所示的HCDR3;

以及轻链可变区,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以下的互补决定区:如序列SEQ ID NO:6所示的LCDR1、如序列SEQ ID NO:7所示的LCDR2和/或如序列SEQ ID NO:8所示的LCDR3。

优选的是本发明中的抗体含有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

更优选的本发明中抗体的编码基因含有如SEQ ID NO:9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如SEQ ID NO:10所示的轻链可变区。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链抗体,所述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1所示。优选的,所述单链抗体中不含由六个组氨酸构成的HIS标签。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上述单链抗体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京森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京森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8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