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7532.5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大网亮磨;岩元浩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描述 生成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月2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 201080005232.6(“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索视频的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视频描述符生成方法、以及视频描述符生成程序,其能够检测多个运动图像中的类似的或相同的运动图像区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的示例。图27是示出了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的框图。
每帧特征提取单元10根据输入视频计算帧单位特征,并将其输出至特征表创建单元20。特征表创建单元20根据从每帧特征提取单元 10输出的帧单位特征创建特征表,并输出特征表作为视频描述符。
接下来,将对图27所示的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
每帧特征提取单元10执行从输入视频中提取诸如每帧的颜色之类的特征的过程,并将所获得的特征输出至特征表创建单元20作为帧单位特征。
特征表创建单元20利用阈值执行对于帧之间的特征变化的处理,并在时间方向上压缩特征。具体地,特征表创建单元20计算帧的帧单位特征之间的差,并确定该差是否在特定容许变化范围内。然后,特征表创建单元20将视频划分为视频处于容许变化范围内的时间区间,并针对每一个划分的时间区间,将特征和时间区间长度(帧的数目) 的集合输出作为视频描述符。
这样,可以在时间方向上压缩针对每一个帧所获得的视频的特征,由此能够减小特征量。此外,还能够实现高速匹配。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10-320400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系统涉及以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当在视频周围添加了黑条区域或L型区域时,检索准确度降低,这是因为不存在用于在检测到添加了黑条区域或L 型区域时执行特征提取的装置。这样,即便由于4∶3与16∶9之间的幅型变换而在屏幕的顶部和底部或左部和右部插入黑色区域(下文称为黑条区域),或者在为了紧急要况报告等而添加了L型区域时,仍然直接提取特征,而不考虑这类问题。结果,由于提取了包括不必要的黑条区域或L型区域的特征,所以特征的值不同于未包括这些区域的情形,这使检索准确度恶化。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视频描述符生成方法及视频描述符生成程序,在即便给视频添加了黑条区域或L型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检索准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包括:第一提取单元,针对作为视频的帧或场的每一个画面,提取第一特征;第二提取单元,从视频中包括的图像的边缘所定义的区域中提取第二特征;以及特征合并单元,将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合并,以生成视频描述符。
如上所述地配置本发明,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即便给视频添加了黑条区域或L型区域,也能够保持检索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视频描述符生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1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1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1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2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特征合并单元24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运动图像匹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特征再现单元100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5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特征再现单元100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6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特征再现单元100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17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特征再现单元1000的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形处理中的拼补着色
- 下一篇:组合式写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