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7363.5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邬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东方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冷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在漆包线生产加工过程中,经模具加工的导体需要送入退火炉中作退火处理,退火的目的是使在拉伸过程中因晶格变化而变硬的导体经过一定的温度加热,使分子晶格重排后恢复工艺要求的柔软度,同时除去拉伸过程中导体表面残留的润滑剂、油污等,使导体易于涂漆,保证漆包线的质量。最重要的是保证漆包线在作为绕组的使用过程中有适宜的柔软度和伸长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导电率。
现有技术中,经退火后的导体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来降低其表面温度,不仅冷却进度缓慢,耽搁了正常的生产进度,而且冷却效果不佳。
而采用水冷的方式需要在水箱中加入水液等液体,水液用量大,使用后需要倾倒,而且需要时时人工加水,非常不便,而且不管采用水液还是自然冷却,其需要采用多个导辊进行张紧作用,其使得漆包线的铜线在运行时与导辊之间会有大量的摩擦和损坏,而且通过导辊的张紧作用,会使铜线的硬度改变,影响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它的冷却液用量少,而且自动循环使用,效果好,而且其中并不设置导辊,减少导辊对铜线的损伤,防止其对铜线的硬度改变,保证铜线的质量。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成型有多个线路通孔,左侧板上的线路通孔和右侧板上的线路通孔左右相对应,冷却箱体的底板上通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通接水泵的进水端,水泵的出水端通接循环水管;
冷却箱体中设有两个转动辊,转动辊的两端铰接在冷却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转动辊的中部为空心腔体,转动辊的两端均伸出冷却箱体,其一端通接有连接水管,连接水管另一端通接循环水管,连接水管与空心腔体相连通,转动辊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伺服电机固定在冷却箱体的外侧壁固定有的支撑板上,转动辊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分隔挡圈,两个相邻的分隔挡圈之间成型穿线槽,转动辊的侧壁上成型有多个喷水孔,喷水孔与空心腔体相连通。
所述连接水管由中部转动管和两个旋转接头组成,中部转动管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旋转接头上,两个旋转接头分别固定在循环水管和转动辊的一端上。
所述线路通孔中插套有耐磨套圈,耐磨套圈的外壁固定在线路通孔的内侧壁上。
所述喷水孔以转动辊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均布在转动辊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冷却液用量少,而且自动循环使用,效果好,而且其中并不设置导辊,减少导辊对铜线的损伤,防止其对铜线的硬度改变,保证铜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体1,所述冷却箱体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成型有多个线路通孔11,左侧板上的线路通孔11和右侧板上的线路通孔11左右相对应,冷却箱体1的底板上通接有出水管2,出水管2的下端通接水泵3的进水端,水泵3的出水端通接循环水管4;
冷却箱体1中设有两个转动辊5,转动辊5的两端铰接在冷却箱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转动辊5的中部为空心腔体51,转动辊5的两端均伸出冷却箱体1,其一端通接有连接水管6,连接水管6另一端通接循环水管4,连接水管6与空心腔体51相连通,转动辊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伺服电机7固定在冷却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的支撑板9上,转动辊5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分隔挡圈52,两个相邻的分隔挡圈52之间成型穿线槽53,转动辊5的侧壁上成型有多个喷水孔54,喷水孔54与空心腔体51相连通。
所述连接水管6由中部转动管61和两个旋转接头62组成,中部转动管61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旋转接头62上,两个旋转接头62分别固定在循环水管4和转动辊5的一端上。旋转接头62为现有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产品,不在详述。
所述线路通孔11中插套有耐磨套圈12,耐磨套圈12的外壁固定在线路通孔11的内侧壁上。
所述喷水孔54以转动辊5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均布在转动辊5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东方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东方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双绞线机
- 下一篇:复合碳纤维电缆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