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切削液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7321.1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光;张红喜;张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M177/00;C10N30/12;C10N40/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切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切削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腐蚀切削液。
背景技术
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 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传统切削液存在着不同的缺点,有的稳定性差,在贮存和使用中会产生沉淀或分层、析油等现象,对细菌和霉的抵抗能力差,易长霉而导致发臭、变质,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切削液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抗腐蚀切削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腐蚀切削液,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磷钨酸0.1-0.2、四甲基硝酸铵0.7-1、环烷酸皂1-2、甲苯二异氰酸酯2-3、苯钾酸钠1-2、甲基异丁酮0.6-1、氰尿酸锌0.1-0.2、石油磺酸钡3-5、8-羟基喹啉0.6-1、乳酸钙0.8-2、棕榈酸异丙酯0.7-2、植物甾醇0.5-1、甲基硫醇锡0.8-1、去离子水70-80、聚苯胺2-3、稀土功能助剂6-7;
所述的稀土功能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硫酸镧3-4、辛苯昔醇1-2、烷基苯磺酸钠2-3、二乙烯基苯0.1-0.2、烯基丁二酸酯4-5、三羟甲基丙烷0.5-0.7、羊毛脂2-3、纳米二氧化硅1-2、去离子水150-200、聚乙二醇400010-14;
将聚乙二醇4000、羊毛脂混合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熔化,调节反应釜温度为110-120℃,加入烯基丁二酸酯,搅拌反应30-40分钟,出料冷却至室温,加入二乙烯基苯、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60-70%,在80-90℃下保温静置40-50分钟,滴加辛苯昔醇,滴加完毕后搅拌至常温,得聚乙二醇4000乳液;
将纳米二氧化硅与硫酸镧混合,加入到剩余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20-30分钟,加入聚乙二醇4000乳液,升高温度为70-80℃,加入剩余各原料,300-350转/分搅拌分散10-15分钟,即得所述稀土功能助剂。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油磺酸钡、环烷酸皂、棕榈酸异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在50-55℃下保温搅拌5-10分钟;
(2)将植物甾醇与乳酸钙混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苯钾酸钠,搅拌分散4-5分钟;
(3)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四甲基硝酸铵、稀土功能助剂、聚苯胺,在60-65℃下保温搅拌40-50分钟;
(4)加入剩余各原料,600-1000转/分搅拌分散30-40分钟,即得所述切削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加入的稀土功能助剂:首先将烯基丁二酸酯、羊毛脂与聚乙二醇4000共混改性,可以起到稳定的防锈功效,加入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性,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消耗,硫酸镧不仅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还可以提高防锈缓释效果,本发明的助剂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特性和高乳化分散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成品切削液的防腐、润滑、防锈及稳定性;
本发明的切削液防锈防腐性能好,可以有效的防止环境介质及残存切削液中的油泥等腐蚀性物质对金属产生侵蚀,可以避免切削瘤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刀具,提高了加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腐蚀切削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磷钨酸0.2、四甲基硝酸铵0.7、环烷酸皂1、甲苯二异氰酸酯3、苯钾酸钠1、甲基异丁酮0.6、氰尿酸锌0.2、石油磺酸钡3、8-羟基喹啉0.6、乳酸钙0.8、棕榈酸异丙酯0.7、植物甾醇0.5、甲基硫醇锡0.8、去离子水80、聚苯胺3、稀土功能助剂6;
所述的稀土功能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硫酸镧3、辛苯昔醇2、烷基苯磺酸钠3、二乙烯基苯0.2、烯基丁二酸酯4、三羟甲基丙烷0.7、羊毛脂2、纳米二氧化硅2、去离子水150-200、聚乙二醇400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