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眩光玻璃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46636.4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南军义;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怡钛积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30 | 分类号: | C03C17/3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眩光 玻璃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眩光玻璃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眩光玻璃加工是对玻璃表面进行加工而形成一个粗糙的表面,使玻璃达到漫反射的效果,从而降低光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主要应用于显示屏幕的保护玻璃,如:手机、电脑、银行取款机、电视机、医疗仪器等。目前的防眩光玻璃喷涂加工技术,使用传统的喷涂技术,直接在玻璃表面进行喷涂,将硅树脂药水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粗糙的膜层,起到漫反射的效果。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该防眩光玻璃加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玻璃表面清洁度不够,导致膜层的附着力变差;
2.药水喷涂在玻璃表面易发生聚流,导致膜层均匀性变差,且不易控制玻璃表面雾度均匀性
3.玻璃加热温度过高,对于触控玻璃,尤其OGS玻璃不适用,会损害其触控感应膜层;
综上所述,现有防眩光玻璃加工工艺对玻璃局限性较大,雾度均匀性与粗糙度差,无法满足较高的防眩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眩光玻璃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喷涂技术导致的附着力不够,雾度不均匀,颗粒度过大,OGS玻璃无法适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防眩光玻璃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硅树脂药水与玻璃基材;步骤S2,使用离子电抢对玻璃基材表面进行清洁;步骤S3,使用IR隧道炉对玻璃进行预加热(加热温度120℃-150℃);步骤S4,使用高压雾化喷枪将硅树脂药水喷涂与玻璃表面形成粗糙的硅树脂膜层;步骤S5,将所诉玻璃在180℃-200℃温度下烘烤40分钟-60分钟。
本新型防眩光玻璃加工方法,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实用离子电抢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保证了玻璃表面清洁度,使得硅树脂与玻璃的结合更加紧密,保证了良好的膜层附着力。
2、玻璃表面进行预热,使得喷涂时玻璃温度保持在80℃左右,使喷涂在玻璃表面药水能迅速挥发,留下的有效成分与玻璃反应,避免发生药水在玻璃表面发生聚流而导致膜厚不均与颗粒度过大的问题。
3、玻璃经过清洁处理,烘烤温度在200℃内,避免了应温度过高而导致一些如盖板玻璃,油墨玻璃,OGS玻璃产生功能性和外观不良的问题。可达到良好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眩光玻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运用于防眩光玻璃的加工,如图1所示,该防眩光玻璃包括玻璃基材1,所述玻璃基材1上为经过上述步骤的硅树脂抗眩光镀膜层2,所述硅树脂膜层为粗糙膜层。
该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硅树脂药水与玻璃基材1;
步骤S2,使用离子电抢对玻璃基材1表面进行清洁;
步骤S3使用IR隧道炉对玻璃基材1进行预加热(加热温度120℃-150℃);
步骤S4,使用高压雾化喷枪将硅树脂药水喷涂与玻璃基材1表面形成粗糙的硅树脂膜层2;
步骤S5,将所诉玻璃基材1在180℃-200℃温度下烘烤40分钟-60分钟,使得硅树脂药水与玻璃基材1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漫反射效果的硅膜层2;
经过上述方法加工后的抗眩光玻璃,由于玻璃基材1表面经过等离子处理,具有较高的洁净度,使得玻璃基材1与硅树脂涂层2能够更好的化学结合,保证了良好的附着效果;玻璃基材1经过预加热,有别于传统的喷涂制程,使得玻璃基材1在喷涂时仍是高温状态,当硅树脂经过高压雾化喷涂与玻璃基材1 上时,稀释剂迅速挥发,硅树脂有效物质迅速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抗眩光膜层2;并且硅树脂涂层2经过高温烘烤后,与玻璃基材发生溶胶凝胶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良好的附着力与颗粒度效果,且使玻璃表面硅树脂膜层2更加均匀,避免了因硅树脂药水在高压雾化后在玻璃表面发生聚流导致的膜层不均(同一片玻璃雾度偏差在±0.5),烘烤温度在200摄氏度以内,对玻璃基材1要求更低,且硬度可达8H以上。
本发明运用于防眩光玻璃时加工,有别于传统喷涂方法,使经过此方法加工的防眩光玻璃产品性能:粗糙度、雾度、耐磨性更加优异,运用更加广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怡钛积触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怡钛积触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6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