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中空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5837.2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刁国旺;余洋;童晶晶;董书君;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中空 钛酸锂 石墨 复合材料 作为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特别是球形中空钛酸锂及其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商业化的锂电池基本上采用碳基材料作为负极,但碳基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不够好,安全性问题和功率低己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
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理论比容量175 mAh/g,电压平台1.5 V左右。钛酸锂负极材料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无污染、制备容易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钛酸锂导电率低,离子传导率低,使其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比容量下降的较快。虽然通过近几年研究,制备纳米级的钛酸锂,其倍率性能有所改善,但是其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
材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越大,利于Li+脱嵌,制备比表面积较大的材料成为研究的方向和难点,参杂导电性更高的材料提高其导电率,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成本低廉、流程简单的球形中空钛酸锂/石墨烯(Li4Ti5O12/rGO)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二氧化硅球:将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与氨水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氨水,经反应5~10 min,生成分散性好的、粒径较小的二氧化硅,然后再加入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反应2h,随着OH-浓度增大,加入的正硅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二氧化硅球粒径逐渐增大,通过以上的混合顺序,制备的二氧化硅球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将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取得固相二氧化硅球;
2)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球:超声下二氧化硅球分散于乙醇水溶液,搅拌条件下加入钛酸四丁酯,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取产物离心分离,取得固相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球;
3)制备球形中空钛酸锂:先将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氢氧化锂水溶液,经高温水热反应后,将反应产物水洗、超声分散、干燥,取得球形中空钛酸锂;
4)制备球形中空钛酸锂/石墨烯:超声条件下先将球形中空钛酸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氧化石墨烯,搅拌反应后,产物离心分离,取固相真空干燥,最后经氩气保护高温煅烧取得球形中空钛酸锂/石墨烯。
本发明采用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的核壳结构,然后采用氢氧化锂作为锂源经水热反应将二氧化钛转化生成钛酸锂,同时借助于氢氧化锂腐蚀性去掉内部的二氧化硅,生成球形中空结构的钛酸锂。制成的球形中空钛酸锂属于尖晶石型,直径为200~300 nm,壁厚为40~60 nm,结构较为均一,结晶度好,内部有中空结构,使其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了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利于充放电过程中Li+的脱嵌,极大地改善了电池充放电性能。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丰富的基团,将石墨烯包裹在中空钛酸锂的表面,改善其导电性能,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的比容量。
本发明工艺的优点是:制备成本低廉,设备要求简单,制备周期短。
另,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氨水的投料体积比为9:440:45。在该体积比下,正硅酸乙酯水解完全,且在乙醇中分散较好,生成的二氧化硅球形貌均一。
所述步骤2)中,钛酸四丁酯与二氧化硅球的投料质量比为5~10:1。该质量比下,二氧化钛壁厚得到很好的控制,包裹均匀,产物分散性好。
所述步骤2)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由无水乙醇和水混合组成;所述水和无水乙醇的投料体积比为1:100。该比例下,钛酸四丁酯的水解速率得到控制,且钛酸四丁酯水解完全,使其在二氧化硅表面包裹完全球均匀。
所述步骤2)中的回流反应的温度为80~85 ℃,反应时间为100 min。在此温度和时间范围,得到的反应物分散性好,包裹的二氧化钛厚度均匀。
所述步骤3)中,为了方便溶液的配制,氢氧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为0.1~1 mol/L。此浓度比范围内,是合成出中空钛酸锂的关键所在,合成出的中空钛酸锂产物纯度高,形貌均一,分散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5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