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板擦清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45804.8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进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板擦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黑板擦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教学中,虽然投影仪已经普遍使用,但黑板和粉笔仍然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在教室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清除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时,主要采用带有刷毛的板擦,由于板擦在使用后,会积存较多的粉尘,在下一次使用时这些多余的粉尘会严重阻碍到清洁效果,但是除了下课时间,上课的时候几乎不可能进行板擦的清洁。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解决,在清理过程中会造成粉尘在教室里飞扬,不仅使课桌、头发和衣服等都沾上了一层白粉,还会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易引发慢性咽炎等疾病,这对师生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由于黑板附太多而变成灰板使同学们无法清晰的看到黑板上的字迹,实验证明,在正常使用黑板的情况下,每天需清洁板擦约11次,一学年上九个月的课程,一共就需要清洁板擦2970次,而这个过程由于扬尘极大是无法在教室内完成的。如果有一个装置能让这个过程在教室里并且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那么将会快捷、方便许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尘效果好的黑板擦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板擦清洁装置,包括箱体、粉尘处理腔和粉尘收集腔,所述粉尘处理腔和粉尘收集腔均安装在箱体的内部,箱体顶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板擦放置口,板擦放置口左侧的箱体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粉尘处理腔的下端与粉尘收集腔的上端联通,粉尘处理腔中设有粉尘处理装置,粉尘处理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箱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皮带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皮带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刷毛,所述箱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挡刮板,挡刮板设置在皮带下端刷毛的中间位置,所述粉尘收集腔内部设有集尘袋,集尘袋右侧的粉尘收集腔上开设有除尘口,所述粉尘处理腔和灰尘收集箱外部的箱体内设有电动机和水箱,电动机安装在水箱的左侧,水箱内部装有水,水箱的左侧壁上通过支撑杆安装有扇叶,扇叶的上部分通过通孔伸入粉尘收集腔中,扇叶的下部分浸入到水箱内的水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擦放置口的侧壁均设有密封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开关、主动轮和扇叶均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皮带上的刷毛将依附在板擦上的粉尘刷落,并收集在下方粉尘收集腔内的集尘袋中,能够快速有效的清除板擦上的粉尘,避免二次污染,扇叶的下部分浸入在水箱内的水中,将水雾化后吹入粉尘处理腔中,使粉尘与雾化的水混合,大大提高了粉尘的收集效率,且不向箱体外部扩散,保障了教学环境的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箱体;2-粉尘处理腔;3-粉尘收集腔;4-板擦放置口;5-密封垫;6-控制开关;7-主动轮;8-从动轮;9-连接杆;10-皮带;11-刷毛;12-挡刮板;13-水箱;14-扇叶;15-导线;16-电动机;17-集尘袋;18-支撑杆;19-通孔;20-除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黑板擦清洁装置,包括箱体1、粉尘处理腔2和粉尘收集腔3,所述粉尘处理腔2和粉尘收集腔3均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箱体1顶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板擦放置口4,板擦放置口4的侧壁均设有密封垫5,板擦放置口4左侧的箱体1上设有控制开关6,所述粉尘处理腔2的下端与粉尘收集腔3的上端联通,粉尘处理腔2中设有粉尘处理装置,粉尘处理装置包括主动轮7、从动轮8和皮带10,所述主动轮7和从动轮8均通过连接杆9固定在箱体1的前侧壁上,所述皮带10安装在主动轮7和从动轮8的外部,皮带10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刷毛11,所述箱体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挡刮板12,挡刮板12设置在皮带10下端刷毛11的中间位置,所述粉尘收集腔3内部设有集尘袋17,集尘袋17右侧的粉尘收集腔3上开设有除尘口20,所述粉尘处理腔2和灰尘收集箱3外部的箱体1内设有电动机16和水箱13,电动机16安装在水箱13的左侧,水箱13内部装有水,水箱13的左侧壁上通过支撑杆18安装有扇叶14,扇叶14的上部分通过通孔19伸入粉尘收集腔2中,扇叶14的下部分浸入到水箱13内的水中,所述控制开关6、主动轮7和扇叶14均通过导线15连接电动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进,未经曹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5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