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生物质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44267.5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会超;陈礼辉;黄六莲;何婷婷;杨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生物 预处理 乙酸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酸含量的检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质精炼及相关领域中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由一个甲基一个羧基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化学工业中,它被用来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后者即饮料瓶的主要部分。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每年世界范围内的乙酸需求量在650万吨左右。其中大约150万吨是循环再利用的,剩下的500万吨是通过石化原料直接制取或通过生物发酵。近年来,随着全球石化原料的日趋缺乏,以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原材料——木质生物质为原料,采用稀酸、热水、绿液、乙醇等药剂在提取半纤维素的过程中获得乙酸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显然,生物质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于提高相关科学研究和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液相样品中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生物质预处理液成分的复杂性(甲酸、乙酰丙酸、多元弱酸等干扰)使得酸碱滴定和电位滴定法通常极大地高估了生物质预处理液中的乙酸含量,而紫外可见光谱对色值较高的预处理液通常无法进行测定。尽管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可通过色谱技术将乙酸与其它干扰物质分离;但是,生物质预处理液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非乙酸类溶解性物质(高沸点物质和无机盐等),这些将对气相色谱的进样口、色谱柱和色谱分离产生很大的危害。固然,较大的固体颗粒物可通过离心和过滤的方法去除,但难以去除的小颗粒固体颗粒常常会阻塞液相色谱柱;另外,液相中的溶液性物质或附着于气相/液相色谱柱上、或影响乙酸的色谱分离效果,也会在气相色谱的进样口或色谱柱前端生成焦化物;大大降低了检测的速度和增加了测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乙酸含量测定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测定生物质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全挥发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生物质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可有效克服样品中细小固体颗粒物、无机盐和高沸点物质造成的障碍和干扰,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生物质(针叶木、阔叶木、禾本科植物及其它生物质废弃物等)预处理液中乙酸的批量化检测。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测定生物质预处理液中乙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酸化:往生物质预处理液中加入非乙酸类酸溶液或非乙酸盐类碱溶液调节pH值,混合均匀后得到待测溶液,所述待测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5.0mol/L;
(2)样品制备:分别取步骤(1)所得的待测溶液和若干不同浓度的乙酸标准溶液于不同的顶空瓶中,并将顶空瓶密封后得到待测顶空瓶,所述待测顶空瓶中待测溶液和乙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超过0.55mL/mL顶空瓶容积;
(3)样品平衡和检测:将步骤(2)所得的待测顶空瓶置于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平衡处理,然后采用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分别记录不同待测顶空瓶的乙酸气相色谱信号值A;
自动顶空进样器的条件为:炉箱温度为40~200oC、平衡时间为2~60min;
(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乙酸气相色谱信号值A计算得到待测溶液中乙酸的含量;
步骤(1)中所述待测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2.5×10-4mol/L~1.0mol/L。
步骤(1)还包括将待测溶液超声处理0~10min。
步骤(3)中所述自动顶空进样器的条件为:炉箱温度为40~170oC、平衡时间为3~15min。
步骤(3)中所述自动顶空进样器的条件还包括:辅助气压力高于0.5bar,载气压力高于0.25bar,定量环体积0.5~3mL,加压时间、定量环气体填充时间和/或气体传输至气相色谱仪中的时间不低于5s。
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条件为:进样口采用不分流或分流比在0.1:1至250:1,进样口压力为5~150psi,柱箱温度为20~260℃,保留时间为1~25min,检测器温度为150~300℃,载气流速为5~30mL/min。
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采用极性色谱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4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