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4209.2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周丹;刘光复;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拆解 模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用来模拟轴与套过盈配合的拆解过程,以便于分析和研究过盈配合拆解过程中的损伤机理。
背景技术
机械装备的再制造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家在973项目:“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2011CB013400)”中给予了资助。再制造对象的拆解是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前提,实现机械装备的高效率、高经济性的无损拆解是再制造的关键问题之一。机械装备的再制造是通过对组成装备的机械零件的再制造实现的,过盈配合的零件是机械装备拆解最主要的对象之一,研究过盈配合零件的无损拆解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过盈配合零件拆解过程中的损伤机理是为无损拆解服务的。
轴与套的过盈配合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过盈配合零件组合,具有代表性。为了研究轴与套之间过盈配合拆解时的损伤机理,需要模拟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的过程,但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技术的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模拟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的过程,提供一种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以便通过对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过程的模拟,能分析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过程中的损伤机理,为轴与套过盈配合的无损拆解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是:
由轴试件和套试件构成试件单元,所述套试件是将筒体沿径向均匀切割成八瓣,各瓣之间在加载状态下存在有间隙,所述筒体的内孔与轴试件相配合,以作用在轴试件顶部端面上的轴向载荷作为模拟拆解力;
由内锥件和外锥套构成径向加载单元,所述内锥件装在所述外锥套的锥孔里,二者之间为锥面配合;所述内锥件是筒状件,上部外形为外锥面、带有内圆柱孔、沿径向被均匀切割成八瓣,各瓣之间在加载状态下存在有间隙,所述套试件装在内锥件上部的内圆柱孔里;移动内锥件相对于外锥套的轴向位置实现对套试件的径向加载。
本发明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套试件的底部设置轴向支承套,以所述轴向支承套作为试件单元的轴向支撑件,所述轴向支承套放置在倒“T”形支座上,在所述轴向支承套的底部设置轴向载荷测力传感器。
本发明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套试件的外周具有台阶,所述内锥件在轴向限位于所述套试件的台阶;在所述内锥件的下部沿轴向延伸有外螺纹套筒;在所述外螺纹套筒的外螺纹上装有径向加载圆螺母,以所述径向加载圆螺母推动所述外锥套轴向移动,在所述外锥套的底部端面与加载圆螺母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径向载荷测力传感器。
本发明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内锥件用弹簧钢制造,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被切割成八瓣的上部外锥面部分为一整体构件,二者之间设置有退刀槽,以使所述被切割成八瓣的上部外锥面部分与所述螺纹套筒之间形成弹性连接。
本发明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沿径向切割成八瓣的套试件由橡胶圈绑住,便于安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提供了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的模拟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测量得到试验的轴与套之间的径向抱紧力和模拟拆解力,得到对应各种接触应力下的拆解表面,为分析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损伤机理提供试验手段。
2、本发明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分解图;
图中标号:1径向加载圆螺母,2垫片,3径向载荷测力传感器,4外锥套,5内锥件,6轴试件,7套试件,8橡胶圈,9轴向支承套,10轴向载荷测力传感器,11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轴与套过盈配合拆解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形式是:
由轴试件6和套试件7构成试件单元,套试件7是将筒体沿径向均匀切割成八瓣,各瓣之间在加载状态下存在有间隙,筒体的内孔与轴试件6相配合,以作用在轴试件6顶部端面上的轴向载荷作为模拟拆解力。
由内锥件5和外锥套4构成径向加载单元,内锥件5装在外锥套4的锥孔里,二者之间为锥面配合;内锥件5是筒状件,上部外形为外锥面、带有内圆柱孔、沿径向被均匀切割成八瓣,各瓣之间在加载状态下存在有间隙,套试件7装在内锥件5上部的内圆柱孔里;移动内锥件5相对于外锥套4的轴向位置实现对套试件7的径向加载。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4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