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3999.2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辉;刘三阳;于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均匀 网格 数据 聚合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首先在传感器节点上进行格拉布斯预处理,删除误差较大的数据,然后再利用自适应数据聚合算法向簇首节点进行聚合,最后簇首节点再以多跳的方式向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非均匀成簇的基础上引入格拉布斯预处理来减少误差较大的数据的传输能耗,加入自适应数据聚合算法来降低簇首节点的能耗;
具体包括:
步骤一,在部署区域内随机分布一定数量的同构的传感器节点,将部署区域划分为面积大小不等的网格;
步骤二,在每个网格内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选取网格内的簇首节点,其余节点根据就近原则选择性的加入簇;
步骤三,判断簇内的成员节点收集到的数据是否符合格拉布斯准则,满足,则认为节点是有效的,即簇首节点发送数据,否则,不发送数据;
步骤四,簇首节点根据自适应聚合算法聚合来自有效的成员节点的数据和自身产生的数据;
步骤五,簇首节点以多跳的形式向sink节点发送数据直到运行完给定的轮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进行聚合之前需要相关模型,包括网络模型和能量消耗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区域最左端最底部的顶点坐标为(o_x,o_y),此外还需要:
sink节点和所有节点都是时间同步和固定的,sink节点位于(sink_x,sink_y),并且是在部署区域之外的;
节点间的交流时双向的并且每个节点根据到接收点的距离来调整它的传输功率;
sink节点和部署区域内的所有节点都是位置感知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网格的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能量消耗模型,传感器节点能耗分为发射数据能耗、接收数据能耗和聚合数据能耗,节点到接收点的距离小于阈值d0,则采用自由空间模型,否则,采用多路径衰减模型,从而发射比特数据到距离为d0的接收点的能量消耗如下:
l表示一个数据包的大小,d表示数据传输距离,d2表示距离的平方,d4表示距离的四次方;其中Eelec为发射电路能量消耗,εfs为自由空间模型下功率放大电路所需能量,εmp为多路径衰减模型下功率放大电路所需能量,接收比特数据能耗:
ERx(l)=l×Eelec;
聚合比特数据的能量消耗:
EA=l×EDA;
其中EDA表示聚合1比特数据的能量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9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管理无线网络中服务质量参数的协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