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转换和热管效应相结合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3963.4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陶鹏;杨超;宋成轶;尚文;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32 | 分类号: | F24J2/32;F24J2/06;F24J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转换 热管 效应 相结合 太阳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转变和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热转换和热管效应相结合的太阳能光热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它的产生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能量引起的。虽然只有不足二十亿亿分之一太阳辐射能量能够穿透地球大气层,但每秒钟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容量就与500万吨的煤燃烧所产生的能量相当。鉴于其高容量、全球分布性、可持续性及清洁性的优点,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途径之一。目前,人们主要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和热能加以应用。相对而言,光热转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更为清洁和高效的太阳能应用技术,尤其是适用于将吸收的太阳能直接用于供热场合。
同时,太阳能又具有分散性、低密度等特点,这些构成了对太阳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障碍。为实现对太阳光的有效收集,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对太阳光吸收的材料,设计制备了结构复杂的多层膜材料并对膜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但传统的涂层吸热方式存在光热转换效率偏低的缺点。近年来,金属纳米材料特有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可以高效地将电磁波转化成热能,其理论转换效率接近100%。这些具有高效光热转换效应的新型太阳光吸收材料将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太阳能吸收材料收集转换的热能需要及时、低损耗地传输到使用终端,最终实现对太阳能的光热应用。热管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传统传热的理念,摆脱了单纯依靠提高材料本征导热率单一传热模式。热管技术充分利用了封闭腔体中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高效热传递性质,工作液在受热后发生相变吸收大量热从而将热源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使用终端经冷凝相变释放热量,其传热能力已远远超过导热性最强金属的导热能力。
当前对太阳能的光热利用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太阳能吸收层材料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再利用该热源对水或者油等媒介进行传热。这种太阳能光热利用方式因为太阳光集热材料温度高导致很大一部分收集到的热能又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散失掉,存在效率低下的缺点。同时,从太阳能集热层到媒介的传热过程中因为存在界面热阻一部分热能被损耗。通常情况下,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方式中的对获得热能的传输则往往需要借助于外力如机械泵。如此,增加了对太阳能光热利用的能耗,也会造成部分热能在传输过程中损失。
中国专利CN102290472A公开了一种光热一体型太阳能装置,其包括框架、进水管、出水管、中空板、保温层和相变储热球,框架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中空板,中空板一侧与进水管连接,另一侧与出水管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外部包裹有保温层,中空板上设有相变储热球。这种光热一体型太阳能装置通过水循环和热交换的作用,利用冷水对光伏层压件进行降温,光伏层压件得以充分冷却,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该专利无法实现太阳能热能的高效转换以及热能的快速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实现太阳能热能的高效转换以及热能的快速传输而研发的一种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管效应相结合的太阳能光热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热转换和热管效应相结合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包括:
底板,
设置在底板上,封装有工作介质的封闭热管装置,
设置在封闭热管装置的蒸发端的太阳能集热材料,将具有电磁波吸收特性的金属或其合金或非金属无机物的微纳米结构沉积到基体材料上,形成具有高效光热转换效应的太阳能集热材料。
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集热材料上,利用光热转换效应使光能转换成热能并传递给封闭热管装置内封装的工作介质中,工作介质被加热发生相变并通过热管效应将热传导到使用终端。
优选地,太阳能集热材料为沉积在基体上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或是吸收太阳能的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更加优选地,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结构金属材料为金、银、铝、铂或铜,吸收太阳能的金属材料为黑铬、黑色铝箔或氧化铝,吸收太阳能的非金属材料为碳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铁或氮化硅,基体为无尘纸、金属网、金属板、玻璃纤维、硅片或玻璃片等。
优选地,封闭热管装置中的热管为普通热管、平板热管或脉冲热管,封闭热管装置的内部设有吸液芯,该吸液芯结构是将金属粉末或金属网烧结成具有亲水性能的毛细结构,或通过对金属网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具有亲水性的结构。
优选地,封闭热管装置的蒸发端还由可以透过太阳光的透明材料进行封装。
更加优选地,透明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石英玻璃或透明玻璃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年制冷运行的变工况风冷冷水机组
- 下一篇: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