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移动单元和具有镜头移动单元的摄像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3653.2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甲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霞;潘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移动 单元 具有 摄像头 模块 | ||
一种镜头移动单元,包括:第一镜头移动单元,包括骨架和壳体,骨架在内侧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头,在周缘处形成有第一线圈,壳体支承磁体,磁体设置在骨架的周围,以响应于磁体与第一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骨架和第一线圈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镜头移动单元,包括基部、支承构件和电路板,基部与骨架和第一镜头移动单元隔开预定距离,支承构件相对于基部以可移动的方式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支承第一镜头移动单元并向第一线圈供给电力,电路板包括检测传感器,其构造成检测第二镜头移动单元相对于第二线圈和基部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位置,以响应于磁体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包括骨架在内的整个第一镜头移动单元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示总体上涉及一种镜头移动单元和一种具有该镜头移动单元的摄像头模块。
背景技术
将用于常规摄像头模块的VCM(音圈马达)技术应用于小型的低功耗摄像头模块是困难的,因此已经积极展开研究来应对上面提到的困难。
安装在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小型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模块在使用期间可能会经常遇到震动的情况并且在摄像期间可能会因用户的手抖而被不断摇动。因而,近来需要开发一种额外地安装手抖摇动校正装置的技术。手抖摇动校正装置被广泛地研究。
一种手抖摇动校正技术——其通过将光学模块移动到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对应的x轴和y轴来校正手抖——存在例如结构复杂和未充分小型化的缺点,这是因为必须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移动和调节光学系统来进行图像校正。
发明内容
已经提出本公开来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缺点,因此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成使摄像头模块最小化并构造成包括提高操作可靠性的手抖校正功能的镜头移动单元,以及一种具有该镜头移动单元的摄像头模块。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成使组装过程简化的镜头移动单元和一种具有该镜头移动单元的摄像头模块。
本公开旨在全部或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并提供至少下文所述的优点。
为了全部或部分地实现上述目的,根据具体实施并广义描述的本公开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镜头移动单元,该镜头移动单元包括:
第一镜头移动单元,该第一镜头移动单元包括骨架和壳体,骨架在内侧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头并在周缘处形成有第一线圈,壳体构造成支承设置在骨架的周围的磁体,以响应于磁体与第一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骨架和第一线圈沿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镜头移动单元,该第二镜头移动单元包括基部、支承构件和电路板,基部与骨架和第一镜头移动单元间隔开预定距离,支承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基部以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第一镜头移动单元以及向第一线圈供给电力,电路板包括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构造成检测第二镜头移动单元相对于与第一镜头移动单元的磁体相对的第二线圈和基部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响应于磁体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包括骨架在内的整个第一镜头移动单元沿与光轴垂直的相互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镜头移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罩构件,罩构件构造成通过联接至基部而包围第一镜头移动单元和第二镜头移动单元。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骨架可以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第一止挡件以第一高度突出地形成在上表面处,第二止挡件在周向方向上突出地形成在上表面的侧向表面处,其中,第一止挡件防止罩构件的内表面与骨架本体碰撞,第二止挡件防止骨架与基部碰撞。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壳体可以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止挡件和第四止挡件,第一表面安装有四个磁体,第二表面构造成与第一表面相互连接并设置有支承构件,第三止挡件从上表面突出地形成以防止与罩构件干涉,第四止挡件从下表面突出地形成以防止与基部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