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大内切圆的椭圆孔组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3349.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宦海;黄凌霄;卢松;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大 内切圆 椭圆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最大内切圆的椭圆孔组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对生产的零件的尺寸规格进行检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检测方法有综合量规测量和三坐标机检测。但是,综合量规测量检验对被测孔组的实际尺寸和形状的测量灵敏度不高。三坐标机检测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成本较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被逐步运用到工件的在线监测。对于椭圆工件的机器视觉处理,研究人员不断地从多种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利用椭圆的对称性,弦中点,梯度信息等几何性质,随机Hough变换等技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有效减少了椭圆检测的时空消耗。但是利用几何特征和梯度信息来检测椭圆,其检测精度容易受图像背景噪声的干扰,而随机Hough变换也存在着因采样点的随机性而造成参数空间的无效累积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最大内切圆的椭圆孔组检测方法和系统,克服了传统孔组检测方法成本高、时间消耗大、精度低等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最大内切圆的椭圆孔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工件图像信息;
(2)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
(3)根据图像信息上的椭圆孔分布对图像信息进行分块,每块图像上均有1个椭圆孔;
(4)利用最大内切圆算法求解出每块图像中椭圆孔的短半轴长、长半轴长和倾斜角;
(5)将椭圆孔的短半轴长、长半轴长和倾斜角与标准椭圆孔尺寸进行比照,判断工件上的椭圆孔组是否合格。
其中,步骤(2)中所述图像预处理的步骤依次为对图像去噪、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和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
其中,所述边缘检测为Canny边缘检测。
其中,步骤(4)的具体内容如下:
(a)计算椭圆的m条水平扫描线,并将第i条水平扫描线与椭圆交点ai1、ai2计入集合S,i=1,2,…,m;
(b)计算S集合内所有|ai1ai2|的中点ai,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水平扫描中点线,并求出水平扫描中点线与椭圆的交点A1、A2,计算线段|A1A2|的中点M1;
(c)按照步骤(a)、(b)的方法求解出椭圆的垂直扫描中点线与椭圆的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M2,以|M1M2|中点O1为圆心,|M1M2|为直径取圆C1;
(d)求出过点O1的水平直线与椭圆的交点P1、P2,以O1为圆心,max{|O1P1|,|O1P2|}为半径作圆C2;
(e)若圆C2与椭圆有4个交点,依次记为P3、P4、P5、P6,或者圆C2与椭圆有3个交点,即P3与P4重合或者P5与P6重合,则以弧长和为范围,计算圆C1内的每个点到该范围内的椭圆边界点的最小距离dmin,并记入集合H;若圆C2与椭圆只有一个或两个交点时,则计算圆C1内的每个点到椭圆所有边界点的最小距离dmin,并记入集合H;
(f)求出集合H内的max{dmin},及max{dmin}对应的C1内的点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