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2548.7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桥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桥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对于定期检查:“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数据,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它为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搜集结构技术状态的动态数据”。养护规范里规定:定期检查周期根据技术状况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新建桥梁交付使用一年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临时桥梁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在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的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时,应立即安排一次定期检查。交通运输部文件规定“特大桥梁,2年内要安排一次定检”。2012年底,我国有710,000座公路桥梁,每年新建公路桥梁数量20000余座。按照这样的定检频次,这么多的桥梁数量。每年的桥梁定检任务是非常巨大的。
养护规范里规定:定期检查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损状况。这其实对于检测装备、技术、方法和人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国内目前桥梁数量多、病害多、时间短、资金少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如何能够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缺损状况是一个课题,国内目前主要是采用桥检车,然而桥检车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且每天的租赁费用昂贵。如何能够低成本且方便快捷地实现桥梁检测,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信息处理方法,用以低成本且方便快捷地实现桥梁检测,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的基础信息模板;
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在基础信息模板中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
移动终端将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上传服务器;
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桥梁构件检测信息生成的桥梁构件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数据;
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BIM数据。
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桥梁构件上的二维码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卡,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或,移动终端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包括:
移动终端确定桥梁构件标识;
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的基础信息模板,包括:
移动终端根据桥梁构件标识查找桥梁构件的基础信息模板。
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在基础信息模板中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之后,在本地存储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
移动终端在无线网络信号强度大于阈值时,将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自动上传服务器。
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BIM数据,包括:
移动终端以图形数据显示方式,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BIM数据,其中包括显示桥梁构件检测信息的历史趋势图;
或,移动终端以网络链接查看或文档附件查看方式,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BIM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桥梁信息处理装置,用以低成本且方便快捷地实现桥梁检测,该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展示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的基础信息模板;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基础信息模板中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
上传模块,用于将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上传服务器;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桥梁构件检测信息生成的桥梁构件BIM数据;
所述展示模块还用于:向用户展示桥梁构件BIM数据。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桥梁构件上的二维码或NFC卡,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或,通过GPS,对桥梁构件进行定位。
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在基础信息模板中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之后,在本地存储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
所述上传模块具体用于在无线网络信号强度大于阈值时,将用户录入的桥梁构件检测信息自动上传服务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桥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桥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