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2218.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为永淳;竹原敬二;石塚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销槽 偏心摆动型 减速装置 内齿轮 均方根粗糙度 等级差 销部件 谷部 磨合 芯部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能够进一步缩短磨合运行所需的时间。本发明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G)中,内齿轮(30)具有:内齿轮主体(32)、形成于该内齿轮主体(32)的销槽(34)、配置于该销槽(34)的外销即销部件(36),其中,销槽(34)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Rq)为1.6μm以下。或者,销槽(34)表面的芯部的等级差(Rk)与突出谷部的平均深度(Rvk)之和为5.0μm以下。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3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70625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具备:内齿轮、在摆动的同时内接于该内齿轮的外齿轮,并且将内齿轮与外齿轮的相对旋转作为输出来输出。
内齿轮构成为具有与外壳成为一体的内齿轮主体、形成于该内齿轮主体的销槽、配置于该销槽的销部件。销部件在配置于销槽的状态下能够旋转,由此,使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的啮合变得顺畅。
所述销槽通过插齿加工来加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0521号公报(图3、图5)
以往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在进行所谓的磨合运行时存在该磨合运行所需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种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缩短磨合运行所需的时间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本发明通过设为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即,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内齿轮具有:内齿轮主体、形成于该内齿轮主体的销槽、配置于该销槽的销部件,其中,所述销槽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Rq为1.6μm以下。
并且,本发明通过设为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即,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内齿轮具有内齿轮主体、形成于该内齿轮主体的销槽、配置于该销槽的销部件,其中,所述销槽表面的(芯部的等级差Rk+突出谷部的平均深度Rvk)为5.0μm以下。
如后详述,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在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进一步缩短磨合运行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可进一步缩短磨合运行所需的时间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内齿轮的内齿轮主体及销槽的剖视图,其中包括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Ⅲ方向观察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A)及图4(B)是表示磨合运行时间与均方根粗糙度Rq之间、磨合运行时间与(芯部的等级差Rk+突出谷部的平均深度Rvk)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运行效率与均方根粗糙度Rq之间、运行效率与(芯部的等级差Rk+突出谷部的平均深度Rvk)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中:G-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2-输入轴,18-偏心部,20-曲轴,24-外齿轮,30-内齿轮,32-内齿轮主体,32C-轴中央部,32E-轴端部,34-销槽,36-外销(销部件),44-输出轴,Rq-均方根粗糙度,Rk-芯部的等级差,Rvk-突出谷部的平均深度,Hr-磨合运行时间,η-运行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级过渡式无级变速副变速器
- 下一篇:新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