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玻璃幕墙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41897.7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仲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杏英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G03B21/6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玻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建筑设施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领域,室内玻璃幕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元素;特别是对于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宇、商场、展馆等,通常会采用室内玻璃幕墙对房间进行分隔。而对于该种场所,又时常有信息展示的需求;目前采用的主要展示方式有:液晶屏展示、信息投影展示;其中对于液晶屏展示,通常采用液晶电视机,缺点是十分笨重,且观赏性较差;对于信息投影展示,目前具有两种方式,一种采用传统的投影设备,将影像投射在传统投影幕布上,这需要为幕布安排空间,并且观赏性甚至比电视机还差;另一种信息投影展示方式较受欢迎,并且也逐渐开始普及;即直接在透明玻璃幕墙上贴设半透明的全息投影薄膜,然后采用传统投影设备直接对该薄膜进行投影;显然该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玻璃幕墙进行成像,无论从观赏性及简洁性而言,都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由透明玻璃幕墙及其表面的全息投影薄膜构成的结构,使得玻璃幕墙的透明度大幅下降,即,使玻璃幕墙两侧已经难以看清对方,无法再起透明隔离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玻璃幕墙,该幕墙在需要投影时,可形成良好的投影幕布,而在无需投影时,又可呈现完全透明的状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室内玻璃幕墙包括具有适当间距的前玻璃和后玻璃;所述前玻璃、后玻璃的四周封闭,使两者间形成一个薄板形空腔;所述空腔的下方具有一个进汽孔,上方具有一个出汽孔;所述进汽孔匹配一个超声波加湿器。
作为优选,所述适当间距为1mm~3mm;在该范围内时,可使所述空腔的容积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由超声波加湿器产生的雾汽进入进汽孔后,可迅速充满整个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前玻璃、后玻璃之间具有相互平行的细薄隔离条,所述细薄隔离条将所述空腔的内部分隔成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始端连通所述进汽孔,末端连通所述出汽孔;按照该优选方案,进入进汽孔内的雾汽必须流经所述蛇形通道后才能从出汽孔,从而使所述空腔内各处的雾汽分布密度均匀一致,以制造出一个性质均匀的投影屏幕。
作为优选,所述前玻璃、后玻璃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紧贴前玻璃,冷面紧贴后玻璃;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呈矩形框形状,夹在前玻璃和后玻璃之间,半导体制冷片的厚度等于所述前玻璃、后玻璃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宽度和高度分别等于所述前玻璃、后玻璃的宽度和高度;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既构成维持所述间距的前后支撑,又使所述空腔形成周向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前玻璃的内表面密布有竖直向的槽缝,所述槽缝的宽度为0.1mm~0.2mm,从而使前玻璃内表面的水体在槽缝的毛细力作用下,向上下两侧拉伸,而难以形成水珠附着在前玻璃的内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室内玻璃幕墙在作为投影屏幕使用时,只需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则加湿器产生的雾汽进入前玻璃、后玻璃之间的空腔后,迅速充满空腔,通过玻璃的约束,使前玻璃后方形成一个由细密雾汽形成的平整的投影面,该投影面上的雾汽颗粒可对投影信息进行良好的散射,将投影信息完整呈现;而当该室内玻璃幕墙在非工作状态时,只需关闭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则所述空腔内的雾汽排出后,前后玻璃可以呈现完全透明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室内玻璃幕墙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A-A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室内玻璃幕墙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室内玻璃幕墙中,前玻璃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室内玻璃幕墙包括具有适当间距的前玻璃1和后玻璃2;所述前玻璃1、后玻璃2相互正对,长宽尺寸相同;在前玻璃1、后玻璃2之间夹有一块呈矩形框的半导体制冷片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长宽与所述前玻璃1、后玻璃2相同;此时,所述适当间距即等于半导体制冷片3的厚度,一般为3mm左右,并且前玻璃1、后玻璃2、半导体制冷片3共同围成一个薄板形空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杏英;,未经仲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1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