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评估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41498.0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超;杨超颖;张文朝;赵俊屹;范新桥;王兴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ams 数据 电场 无功 电压 水平 评估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电压水平评估方法及其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评估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风力发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其输出功率的不稳定对电力系统的带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一些地区多次出现因电压波动造成风机脱网的事故。对于电网扰动下风电场无功电压的评估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因此如何对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进行分析评估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目前,风电场主要是通过实时监测风电场内设备电压和电流变化,以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出力等的变化情况,通过人为汇总、分析这些监测数据和曲线,评估分析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难以快速对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进行全面、客观有效评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WAMS数据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评估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利用建立的风电场动态无功电压水平指标,对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快速进行全面客观地有效分析评估。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评估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广域监测系统WAMS实测数据并解析;
建立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特性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评估;
基于所述指标评估结果,综合评估风电场动态无功电压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特性的指标体系,包括:风电场无功运行范围评估指标、风电场动态无功响应特性评估指标、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投退状态评估指标、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能力评估指标和风电场动态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
对所述指标的评估,包括:
评估风电场无功运行范围;
评估风电场动态无功响应特性分析;
评估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投退状态;
评估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能力;
评估风电场动态无功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评估风电场无功运行范围,包括:
获取实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不良风电功率数据;
判断无功功率是否高于无功上限值,则认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越上限;
判断无功功率是否低于无功下限值,则认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越下限;
存储无功越限记录作为评估依据;
无功运行指标计算如下式(1)所示,将无功越限次数A作为纵坐标,持续时间t作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并对曲线进行积分:
Y=∫Adt(1);
为将指标值折算到0-100区间,将某一天的所有风电场指标值按照下式(2)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1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