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控制铆接结构中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41283.9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平学成;李烽;吴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控制 铆接 结构 铆钉 预紧力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控制铆接结构中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微动疲劳广泛存在于各种机械构件中,特别是用铆钉、螺栓、销钉及其他过盈方式的连接。由于具有连接可靠、质量轻、成本低廉等特点,铆接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的连接中。而铆接构件的疲劳性能受铆接工艺、结构件材料、外载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铆接工艺中,铆钉压铆力对被铆接结构微动疲劳破坏影响很大:压铆力大会导致铆钉预紧力大,微动疲劳裂纹会在铆钉头边缘萌生;压铆力小会造成铆钉预紧力小,微动疲劳裂纹会在铆钉孔边缘萌生。因此,控制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预紧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几种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方法,最常用的有通过设计合理的螺栓来模拟铆接的试验方法、有直接通过铆钉进行压铆的试验方法等等。但是上述方法均无法有效的测量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预紧力。比如利用设计合理的螺栓来模拟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通过扳手力矩的方式来测得预紧力,但是随着试验载荷和次数的不断变化,不能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预紧力,这对试验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无法得到精确地试验数据和结果;而直接通过铆钉进行压铆的试验方法在对铆钉进行压铆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塑形变形,从而无法得知试验准确的预紧力。因此,设计一个精确控制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控制铆接结构中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该方法是对基于销钉来模拟铆接微动疲劳试验的方法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控制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包括由螺栓1和圆环夹具2以及贴在圆环夹具外部的应变片6组成,应变片为竖直方向,上下壁螺栓可拧紧,将压力施加于压块7,从而施加载荷作用于销钉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测量铆接微动疲劳试验预紧力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铆接接口处的预紧力,避免了由于受预紧力的影响而使得铆接连接处出现位置不可预测的裂纹。本试验方法原理可靠,加载力均匀,测试准确度高,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精确,对于研究铆接微动试验在受预紧力的影响下的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测量铆接微动疲劳试验试件预紧力的试验装置的主视图。铆接试件是由板4和板5通过销钉3连接在一起的。铆接试件放在圆环夹具2的中间,通过两个螺栓1和压块7沿销钉3轴线对试件进行上下加紧。圆环夹具外侧壁上贴有应变片6。
图2是本发明中测量铆接件微动疲劳试验预紧力的试验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载圆环夹具2的1/4结构受力示意图。其中 是圆环夹具2的内径,是圆环夹具2的外径,是圆环夹具2的中性圆半径,P为试验过程中最大垂直载荷,在内侧点S处的界面为A-A,M为在内侧点S处的弯矩。
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包括一圆环夹具2和两个在同一轴线上的螺栓1。螺栓1端部要给压块7施加接触载荷,要使压块7所施加接触压力均匀,设计螺栓端部为半球形。施加载荷时半球形端部与压块7上表面中心处接触,以保证压块7两端的接触压力相等。
安装时,首先将压块7水平放置在两板和销钉3接触处,使螺栓1的中心线与销钉3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保证载荷均匀的施加在压块的两端,然后拧紧在圆环夹具2两端的螺栓1。销钉3和压块7共同模拟压铆后的铆钉。将贴在圆环夹具2两端的应变片6通过导线与静态应变仪连接,通过调整螺栓1来观察应变仪上面的数值,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试验所施加的压紧力,其计算方法如下:
如图3所示,内侧点S处产生的最大应力公式为:
式中:为弯矩M在内侧点S处所产生的应力(MPa),为拉力P(N)所产生的应力(MPa),E为圆环夹具2的材料弹性模量(MPa),为试验中应变片6测得的应变值。
其中,
式中:P为试验过程中最大垂直载荷(N),h=-,和分别为圆环夹具2的内径(mm)和外径(mm),b为圆环夹具2的轴向厚度(mm),弯矩M由下式得到:
式中,为圆环夹具2中性圆的半径(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1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