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正交频分复用数据调制方法及数据解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621.7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王小龙;唐明;付松年;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56 | 分类号: | H04B10/556;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正交 频分复用 数据 调制 方法 解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正交频分复用数据调制方法和数据解调方法。
背景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一种频谱利用率很高的技术,在未来的高速长距通信系统中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但是PAPR(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过高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缺陷,较高的PAPR对系统的放大器、光纤的传输距离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于降低PAPR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基于削波的传输系统、基于部分传输序列的传输系统、基于载波干涉的传输系统等等。
但在这些降低PAPR以实现较高非线性容忍度的传输实验中,存在的缺陷有很多,关于削波的传输系统中,为了降低峰值功率,一般会将有用信号中的高功率点削掉,这使得有用信息丢失;而在部分选择序列的传输系统中,由于在接收端需要接收到部分传输序列算法产生的相位因子,往往会在发送端产生一定的开销,也就是边带信息,即使在基于盲估计的部分传输序列系统中,也会在接收端需要较为复杂的相位因子盲估计算法;而基于载波干涉的系统,在得到较低的峰均功率比的情况下,误码率性能得不到提升。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不能在保证不影响系统其它性能的情况下,降低PAPR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在保证不影响系统其它性能的情况下,同时降低PAPR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维正交频分复用数据调制方法,包括:
对多路比特序列进行三维数据星座点映射,获得基于三维映射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对所述OFDM符号进行三维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三维OFDM系统的时域信号,所述三维OFDM系统的时域信号是复数形式;
将所述三维OFDM系统的时域信号分解为实部和虚部,通过三维无载波幅度相位CAP正交滤波器分别进行实部和虚部的时域叠加;
将经过叠加后的实部和虚部组合为复数信号,得到发送的三维-无载波幅度相位-正交频分复用3D-CAP-OFDM时域信号;
通过所述3D-CAP-OFDM时域信号获取传输数据并发送所述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OFDM符号进行三维傅里叶逆变换,具体包括:
对所述OFDM符号沿着矩阵的行和列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一次二维傅里叶逆变换,实现所述三维傅里叶逆变换。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3D-CAP-OFDM时域信号获取待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将所述3D-CAP-OFDM时域信号通过加入同步训练序列、信道估计训练序列以及循环前缀,以获得待发送的时域信号,所述待发送的时域信号为复数形式;
将所述待发送的时域信号分解为实部和虚部,利用所述三维CAP正交滤波器分别对实部和虚部的三个分量进行调制,调制后的信号即为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正交频分复用数据解调方法,包括:
通过平衡探测器接收传输数据,所述传输数据具体为:对三维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时域信号进行三维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之后获取的数据;
通过所述传输数据获得基带信号;
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基于三维映射的OFDM符号;
对所述基于三维映射的OFDM符号进行三维逆向映射,以获得所述传输数据的比特序列。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基于三维映射的OFDM符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基带信号经过频偏估计和相位噪声估计,以得到经过纠正的数据;
将所述经过纠正的数据进行解CAP操作,具体过程是通过求出CAP三维正交滤波器的逆响应来获得三个维度的实部和虚部分量,并得到三维正交频分复用时域信号;
将所述经过解CAP操作之后的数据进行三维的OFDM解调,进而获得所述基于三维映射的OFDM符号。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