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显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332.7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枫;陈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9 | 分类号: | H01S3/109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镜 激光显示 泵浦光 激光处理装置 透射基频光 发射器 倍频光 基频光 终端 显示屏 激光技术领域 功率稳定性 激光晶体 视频图像 输出泵浦 输出激光 输出 单纵模 激光器 谐振腔 选纵模 绿光 内基 频光 缓解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显示终端,涉及激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器输出的倍频光的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显示终端,包括泵浦光发射器、激光处理装置和显示屏,泵浦光发射器输出泵浦光,泵浦光经过激光处理装置后输出激光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视频图像,第一腔镜和第二腔镜,第一腔镜用于部分透射基频光,第二腔镜,部分透射基频光,所述第二腔镜至少为一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镜与所述激光晶体之间,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对基频光的选纵模,大大减少了谐振腔内基频光的数量,可以得到单纵模的基频光,从而缓解了绿光问题,提高了输出倍频光的功率稳定性。
本申请是2010年4月16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一种激光产生装置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080066241.6(PCT/CN2010/07184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点。激光技术的核心是激光器,激光器的种类很多,可按工作物质、工作波长等不同方法分类。
如今,激光技术已开始在电视、微型投影、商用和娱乐系统中找到了应用。而激光倍频技术则使现有激光频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充,不仅实现了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输出,更是利用三倍频、四倍频技术实现了紫外波段的激光输出。激光显示技术是激光器的一个主要应用方向,其具有大色域、低能耗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在如下的文献中:CN200710120665.6、CN 200520073932.5,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激光器在输出倍频激光时,出现倍频激光的输出功率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功率波动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基频光在倍频时,由于模式之间的互饱和效应引起不同频率之间的基频光的竞争,导致基频光在增益时增益强度发生变化,使倍频光的输出功率发生波动,即所谓的绿光问题。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改变镜腔的长度来解决,例如增大镜腔的长度以增加纵模数,或缩短镜腔的长度以减少纵模数,但是,上述的长镜腔法和短镜腔法都过多地限定了激光器的镜腔长度,给激光器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限制;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采用自稳定系统控制输出,但该方法增加了激光器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处理装置、激光显示光源和激光处理方法,用于实现输出功率稳定的倍频激光。
一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处理装置,激光处理装置包括:
腔室,所述腔室的输入端接收泵浦光;所述腔室内设置激光晶体、波长转换单元,所述激光晶体经泵浦光激发后生成基频光,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将所述基频光进行波长转换后输出激光;
所述激光晶体和波长转换单元之间设置第一腔镜,所述第一腔镜用于部分透射基频光;
所述腔室的输入端对所述泵浦光高透射,对所述基频光高反射,和/或对所述激光高反射;
所述腔室的输出端对所述基频光高反射和/或对所述激光高透射。
该激光处理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激光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腔镜,对基频光部分透射,输入耦合镜和输出耦合镜对基频光高反射,从而在输入耦合镜和第一腔镜之间的镜腔以及所述输出耦合镜和所述第一腔镜之间的镜腔形成所述基频光的驻波场,由于多个驻波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了基频光的波长间隔,增益后的基频光的相对光强为该波长的基频光的相对光强与激光工作物质对该基频光的增益强度的乘积,实现了进一步对基频光的选纵模,大大减少了谐振腔内基频光纵模的数量,并可以得到单纵模的基频光,从而缓解了绿光问题,提高了输出倍频光的功率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激光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处理装置,该激光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腔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