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8846.9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8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刚;盛敏;李建东;侯蓉晖;李红艳;张琰;马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网络 整体 效能 指标体系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特别是涉及层进式关键指标选取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性能评估是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它是网络对抗研究和实施的根本基础和前提。网络的性能评估包括评估指标集的选取、具体评估方法和相应的评估系统等三个方面。然而,当前网络效能评估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多动态的网络环境,多参量的影响因素和多指标的度量准则等。首先,网络效能评估受制于网络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影响,而网络呈现多动态环境特征。网络具有高度的随机性、时变性和多跳性等特征,同时多节点之间的交互干扰也十分严重。其次,网络评估效果决定于动态链路长度动态变化、业务分布不均匀、链路分布不规则等多动态的环境因素。另外,一个网络效能评估的度量指标参数包括网络容量限制、网络信息吞吐量变化、网络数据丢失概率估计、端到端延迟、排队长度的影响等,还有关注到网络的重构时间等。
然而,当前网络效能评估存在从单一角度评估网络个体效能,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等,不能反映系统整体效能或者群体效能。因此,面向网络整体效能评估从多维角度描述网络对抗效果,通过对网络对抗效果各个部分的属性及其相互联系关系进行描述,从而准确、全面地反映网络效能评估效果。
另外,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存在多动态的网络环境,多参量的影响因素和多指标的度量准则等方面的挑战,因此网络效能的评估常常不可能只选取单个效能指标,而有必要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一组效能指标来进行,从而构成一个效能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反映被评估对象多方面属性的一组相关指标组成,而一个指标体系往往只能满足被评估对象某一方面的特性,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前要明确对评估对象效能评估的目的,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这样才可能得出合理的评估结果。多指标综合评估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从多层次、多方面选取效能指标对网络整体效能进行评估,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单一性能指标评估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等问题,较好地反映了系统整体效能和群体效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初拟关键指标集合;
步骤S2,精炼同层指标和计算权重;
步骤S3,计算跨层指标权重。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初拟关键指标集合是指选取关键效能指标,确定指标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初拟关键指标集合的过程为:在具有N个专家参与系统评估的场景中,专家i给出的指标类型为
其中,Ni是一个多指标的集合,指专家i给出的指标j的权重,M^表示指标类型个数,M表示最多指标数量,N个专家形成该系统的总的指标集合为
N'={Ni,i=1,...,N}。
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精炼同层指标和计算权重是指构建效能指标相对于整体效能的权重因子。
所述步骤S2中精炼同层指标和计算权重的过程为:在具有N个专家参与系统评估的场景中,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个专家的形成的系统的总的指标集合为N'={Ni,i=1,...,N},求解公共的关键指标类型和相应指标的权重,其中精炼后的指标类型记作N0,则其中表示N个专家给出的指标类型Ni,i=1,...,N的交集;精炼后的关键指标的权重向量采用平均法计算,即其中表示第j个被加入到精炼后指标集合N0中的指标元素的权重。
所述步骤S3中计算跨层指标权重是指形成具有加权权重的整体效能评估函数。
所述计算跨层指标权重的步骤为:高层相对于其紧邻低层实现指标权重加权计算;更高层在相对高层进一步实现指标权重加权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为高层指标的真实权重,为高层基于专家系统确定的权重,λj是与决定高层指标的低层指标集合相关的量,
通过建立所述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可以形成一个面向网络整体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8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