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癌光敏剂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8670.7 | 申请日: | 201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允权;潘启胜;郭养浩;石贤爱;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曲 色素 及其 衍生物 制备 抗癌 光敏剂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药物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癌光敏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恶性增生物,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疑难病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饮食安全、电离辐射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人类的患癌几率。可见,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常需切除人体组织,造成机体功能缺损,甚至影响身体美观,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困扰;放射治疗的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且治疗需要特殊设备,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化学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对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形成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PDT更能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小,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相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肿瘤的治愈率,且可用于年老体弱等不适合传统放疗化疗的特殊人群。PDT的作用过程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体中,利用与光敏剂吸收光谱相匹配的光源照射癌组织(对体腔内肿瘤可借助光纤等介入技术导入光源),使富集在癌组织中的光敏剂在光激发下发生一系列光物理、光化学反应,并在氧的参与下,产生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活性氧(主要是单线态氧1O2)和(或)自由基,其可氧化多种生物大分子,进而杀死癌细胞和癌组织。从其作用过程可见,PDT需要光敏剂、氧和光源三要素的参与,其中,光敏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已获准在临床上使用的光敏剂主要是以Profimer Sodium为代表的血卟啉衍生物,但它们存在有效成分复杂、皮肤光毒副作用大和作用光谱不理想等严重缺陷。因此,寻找新型、低毒性、高光敏化能力的抗癌光敏剂的研究工作受到极大关注。
红曲霉是一种多功能的微生物,其发现和应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专利号为ZL201010145501.0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抗癌中的应用。红曲色素组份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作用,与紫杉醇相比,红曲色素组份毒性更小,且来源不受限制,价格便宜。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来源的纯天然抗癌药物。另一方面,本发明发现,此类化合物在光照下发生降解,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有可能用于杀死癌细胞和癌组织,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光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癌光敏剂中的应用,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对人体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很小,可用于制备肿瘤光疗治疗中的光敏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癌光敏剂中的应用,是将所述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抗癌光敏剂;
所述红曲色素组份为红曲霉菌的发酵产物或发酵产物的提取纯化产物;所述红曲色素组份的衍生物由红曲色素组份经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合成。
所述红曲色素组份包括如下结构式:
。
所述红曲色素组份的衍生物主要是红曲色素组份的2-3位、4位或6位经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合成的;
2-3位的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是由内脂结构转为开环结构,其反应式如下:
,
其中,M为铵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锌离子或铁离子中的任意一种。
4位的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是由羰基转化为羟基,其反应式如下:
。
6位的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是由氧杂环转变为氮杂环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
所述氮杂环化合物中的氮来源于氨基酸的氨基;所述氨基酸为碱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或酸性氨基酸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癌光敏剂中的应用,其对人体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很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并拓展了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的利用领域。经实验证明,本发明红曲色素组份及其衍生物经光照射后,对肿瘤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8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