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8215.7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超;孙立建;刘云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C2/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框架 外挂 再生 混凝土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还涉及该墙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房屋以抗震性能优越、工业化程度高,可回收利用、绿色环保而得到广泛认可。墙板作为钢结构住宅的维护体系,提供保温、隔热、防水与隔声的能力,同时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能利废材料的应用。用再生混凝土制作的墙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出路问题,既减轻了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又能发挥再生混凝土墙板自重小、脆性低、抗裂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是理想的墙体材料。目前有关再生混凝土墙板推广应用在钢结构住宅中的几乎是空白,仍面临许多理论与技术难题,如适用的结构体系、配套墙板、构件标准化制作及安装措施等。因此,提出一种既节能环保、又能实现构件快速装配化的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该墙板可增加结构抗侧刚度,缓解梁柱节点区自身的延性要求,改善节点受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包括H型的钢框架,钢框架由一对钢柱之间连接钢梁组成,钢柱上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位于钢柱与钢梁连接相应位置处,钢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板,端板通过高强螺栓a与一对钢柱连接,端板和高强螺栓a组成梁柱连接节点,一对钢柱之间连接有外挂墙板,钢柱上连接有角钢,角钢通过高强螺栓b与外挂墙板连接,外挂墙板上部的角钢和高强螺栓b组成墙板与钢框架上部连接节点,外挂墙板下部的角钢和高强螺栓b组成墙板与钢框架下部连接节点,外挂墙板内设置有钢筋笼。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钢梁的两端通过坡口焊缝与端板焊接;钢梁和一对钢柱均为H型钢。
角钢均匀设置4个。
墙板与钢框架上部连接节点还包括橡胶垫,橡胶垫位于外挂墙板与钢柱连接处的两侧。
外挂墙板由水泥、细砂、再生粗骨料按1:1.25:2.76的质量比制成;钢筋笼由两层钢筋网片构成。
钢梁和钢柱的宽度为200~400mm,高度为350~600mm,翼缘厚度为12~30mm,腹板厚度为10~20mm;端板的宽度不大于钢柱的柱宽,高度比钢梁高30~50mm,厚度为12~25mm;加劲肋的厚度与梁翼缘同,长度与宽度与钢柱的截面相同;角钢采用L80×8~L125×12等边角钢,长度为80~120mm;外挂墙板的厚度为60~250mm,高度为2800~4500mm,宽度为900~3500mm。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切割钢板,焊接成钢梁与钢柱,并在钢梁两端分别用坡口焊缝焊接端板,在钢柱上焊接加劲肋,在钢柱上焊接若干角钢,用高强螺栓a穿过端板将钢梁与钢柱连接起来形成钢框架;
步骤2:将钢筋根据墙体实际高度和宽度切割下料,两端各弯起50mm弯钩,等间距排列成井字形,并用铁丝进行绑扎形成钢筋网片,采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相同的钢筋网片,将2个钢筋网片重叠在一起用细钢筋拉结制成钢筋笼;
步骤3:制作墙体模板,模板间用U型卡连接,模板外架管,纵向和横向设置临时支撑,把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在模板内并进行固定,在钢筋笼与钢柱连接部位预埋孔洞,并预埋起吊件,把水泥、细砂、再生粗骨料按1:1.25:2.76的质量比搅拌均匀,再加入相对水泥质量45%的水搅拌5~7分钟,将搅拌好的再生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待再生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28天后拆除模板;
步骤4:将钢柱底部与基础通过锚栓连接,钢柱与钢梁通过高强螺栓a连接,并在钢柱与外挂墙板连接处的两侧放置橡胶垫作为摩擦件,将钢柱与外挂墙板通过高强螺栓b连接,从而完成半刚性框架—外挂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制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钢梁、钢柱、端板、加劲肋采用Q235、Q345、Q390钢中任意一种,角钢采用Q235或Q345型钢;高强螺栓a、高强螺栓b采用8.8级或10.9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8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调节室内温度的方法及夹层复合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