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7956.3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鲁道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道宗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31/22;A61P17/02;A61P17/04;A61K35/646;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症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造及应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在中医学上属于蛇串疮、蜘蛛疮、火丹等范畴,系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常发生于面颈、胸背、腰腹、臂、腿等部位。该病之重症当病毒发作时,目前尚无任何中西成品药能够有效地控制住,病情往往迁延两个多星期让患者吃尽苦头,待到疮面愈合后,有些患者却又落下那可怕的疱疹后神经或痛或痒之症状。这种后遗症常可见到,尤以年老者居多。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鉴别与诊断并不难,疱疹病程一般为两周,凡自患病之日起到两个多星期后,患部虽然疮面愈合,但该部位的剧痛或奇痒感仍似发病之初,此时则可诊断为患上了后遗症。即使疱疹为出血型、坏疽型或继发性感染的,20天后疮面溃疡在未曾愈合情况下,仍觉患部剧痛或奇痒之不已,也可确诊为疱疹后遗症。这种疾病时间最短的也要延续至半年多,而时间最长的可达两三年之久。患者寝食难安苦不堪言,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该病目下同样无任何中西成品药物能够治愈,临床应用的只不过是一些镇痛剂、B族维生素或抗组织胺之类药物,其收效甚微。因此针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疱疹后遗症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与脑或脊髓相连接的躯体周围神经,也就是分布于体表与患部相应的周围末稍神经,受到来自潜伏于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其末稍神经细胞组织受到损害,为此有神经细胞营养不良、毒素残留、组织胺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因而导致机体相应组织出现或痛或痒的症状。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发病时,其肝火脾湿郁结于躯体之内,毒邪乘之诱发湿热于肌肤之外,而疱疹后患者体内有火毒稽留及湿热残存,患部皮下部分机体组织形成气滞血瘀,与其相应部位的经络也为之阻塞,因此不通则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方科学合理、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0-15克,白术10-12克,当归9-12克,生地10-12克,白芍10-15克,川芎6-9克,柴胡6-10克,大力子6-10克,丹参10-15克,赤芍10-12克,石见穿9-12克,红花3-9克,元胡6-12克,全虫3-6克,乌梢蛇10-20克,生甘草3-6克。
作为上述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2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2克,川芎7克,柴胡8克,大力子8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石见穿10克,红花6克,元胡9克,全虫4克,乌梢蛇15克,生甘草4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为1日之剂量,隔水蒸服每日3次。该中药组合物的原生药可提取其有效活性成份,按重量配比,制成散剂、丸剂、片剂或胶囊颗粒剂,每日服用3次。该中药组合物的注意事项为: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服药期忌食酒、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是通过营养神经、活血化瘀、滋阴清热、解毒止痛的法则,来达到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目的。该中药组合物中各味药物性能如下:
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白术:甘、苦,温。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当归:甘、苦、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生地:甘、苦,凉。补血凉血,滋阴清热。
白芍:甘、酸,微寒。养血调经,平肝抑阳,柔肝止痛。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柴胡:苦,微凉。解热发表,疏肝解郁,升举中气。
大力子:苦、辛,寒。散风热,解毒透疹。
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养心安神。
赤芍:苦,微寒。活血消肿,清热凉血。
石见穿:苦、辛,平。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红花:辛,温。活血通经祛瘀,和血止痛。
元胡:苦、辛,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全虫:辛、平,有毒。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
乌梢蛇:甘、咸,温。祛风通络,除湿攻毒。
生甘草:甘,平。益气补中,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道宗,未经鲁道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取药的包装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换热装置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