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导管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介入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7542.0 | 申请日: | 2015-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元;戴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L29/14;A61L31/10;A61L3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导管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入导管用涂料、该涂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涂覆有该涂料的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血管内血栓或异物的清除等方面。与传统的医疗技术相比,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低,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治疗风险较小,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这项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是借助于介入导管到达体内较远的病变部位,如冠状动脉等血管部位,再注入诊疗剂或置入器械,以达到对体内较远部位实现诊断和微创治疗的目的。血管内介入导管(以下简称介入导管)是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主要工具之一,包括造影介入导管、药物输送介入导管、血管成形术介入导管等,这些介入导管应该具有优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一般需要其具有优异的血液相容性、优异的润滑性、一定的血液软化性、无有害物渗出、优异的抗扭结性、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可加工性、与X射线不透明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等性能。
润滑性是介入导管十分重要的性能之一。当介入导管在进入、退出血管以及在血管中运动时,高润滑性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大分子如血浆蛋白、血小板等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减少对血管壁和血细胞的损伤,减轻对血液层流动的扰动,同时可避免凝血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介入导管进行表面润滑处理十分必要。涂覆亲水涂层是改善介入导管润滑性能的有效手段。
由于介入导管在体内要进行运动以及停留一定时间,因此,介入导管上的亲水涂层除了满足高亲水润滑性能外,还要满足牢固性和稳定性,即涂层要在经受反复摩擦后不脱落,并维持良好的综合性能。通常利用共价键连接或交联等手段可以对亲水化合物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此类技术也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发生化学反应固化的涂层体系中,依照是否参与反应,亲水化合物又可以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例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聚氧化乙烯(PEO)为非反应型,丙烯酸、马来酸酐类的共聚物等为反应型。
早期的亲水涂层体系在固化时大多没有采用化学反应,例如美国专利US4589873、US4835003、US5331027、US5509899、US5620738和US6042876均公开了含有PVP的亲水涂层,这类涂层的特点是,顶层涂覆有PVP,但整个涂层中均没有引入交联结构,PVP在吸水膨胀后容易脱落,会使整个涂层体系失去亲水润滑的效果。
美国专利US8287890B2、US6299980B1、US5776611、US5179174、US5160790和US4666437中均公开了以异氰酸酯交联剂为底部涂层、顶层涂覆PVP或PEO等亲水高分子的涂层体系,这类涂层的特点是,顶层涂层中除了含有亲水高分子外,还加入了可以与底层异氰酸酯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的多元醇或多元胺,因此,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但是由于PVP或PEO并不参与体系中的交联反应,吸水膨胀后经过摩擦,仍然很容易从涂层基体中脱落。
可以看到,相对于非反应型的亲水高分子,反应型的亲水高分子具有更好的涂层牢固性,但是与涂层中其他组分间均没有紧密地相互连接,且整个涂层对于介入导管缺少足够的附着力,仍然存在耐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获得更优性能的涂层以满足介入器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入导管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介入导管,有效解决了介入导管表面亲水涂层牢固性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入导管用涂料,所述涂料包含底层涂料和顶层涂料;
所述底层涂料包含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侧羧基聚氨酯和有机溶剂;
所述底层涂料中,含侧羧基聚氨酯与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0.1~1),有机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底层涂料总质量的80wt%~99wt%;
所述顶层涂料包含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含侧羧基聚氨酯和有机溶剂;
所述顶层涂料中,含侧羧基聚氨酯与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0.1~10),有机溶剂的质量为所述顶层涂料总质量的80wt%~99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层涂料中的含侧羧基聚氨酯和所述底层涂料中的含侧羧基聚氨酯均由聚醚/聚酯二元醇、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经加成反应得到;
所述聚醚/聚酯二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聚已内酯二醇中的一种,且所述聚醚/聚酯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4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耐辐照带水注入器的一次性无菌导尿包
- 下一篇:电解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