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防止探针异位插入的五孔插座保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381.3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9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田赡民;诸葛继亮;陆展科;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53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探针 插入 插座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保护门,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探针异位插入的五孔插座保护门。
背景技术
插座中的保护门也叫安全门,带保护门的插座即通常所说的安全插座。安全插座的插套上方设有绝缘体,使用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将插头插入,插头拔出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绝缘体自动复位到挡在插套的上方,使得物体不能够误入插套,从而起到防止触电的作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插座都具有防单极插入功能,即无论是双极插座(即只设有L极插套和N极插套的插座)还是三极插座(即设有L极插套、N极插套和E极插套(又称地极插套)的插座),当物体只从对应L极插套的插孔和对应N极插套的插孔二者中的一者插入时、安全门不能被开启。
五孔插座(又称万能插座,即具有一个三极插座和一个双极插座且双极插座的插孔分布在三极插座的地极插孔两侧的插座)。设置于五孔插座中的保护门称为五孔插座保护门。
在中国专利号为2011203606585、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名称为“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五孔插座保护门,该专利文件中的保护门包括隔片、面板、以及位于隔片和面板之间的双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在两个保护门的中部。该五孔保护门具有双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能够独立开启的优点,但是存在以下不足:探针能够从对应二极插套的L极插套的插孔中穿入到三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中、从对应二极插套的N极插套的插孔中穿入到三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中、从对应三极插套的L极插套的插孔中穿入到二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中和从对应三极插套的L极插套的插孔中穿入到二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中,也即存在防探针能够插入的安全隐患(以下称为探针异位插入缺陷)。
在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880896、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2月15日、名称为“一种用于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另一种五孔插座保护门,该专利中的五孔插座保护门包括底座、隔片、保护门、复位弹簧和面盖,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住面盖、另一端抵接住保护门,一个保护门同时挡在五孔插座中的双极插座中的插套和三极插座中的插套(即五个插套)上。该专利中的五孔插座保护门虽然克服了探针异位插入缺陷,但是存在以下缺陷:当两个插座中的一个开启时,另一个也会同时打开,也即存在两个插座同时开启的安全隐患(以下称为同时开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存在同时开启缺陷和探针异位插入缺陷的可防止探针异位插入的五孔插座保护门,解决了现有的五孔插座保护门不能同时消除同时开启缺陷和探针异位插入缺陷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防止探针异位插入的五孔插座保护门,包括隔片、面板、以及位于隔片和面板之间的双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双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可独立地移动,所述隔片设有两个第二过孔和两个第三过孔,所述两个第二过孔对应地同三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对齐,所述两个第三过孔对应地同二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对齐,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设有两个第一遮挡部,所述两个第一遮挡部用于遮挡所述两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一遮挡部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面板设有两个同第二过孔对齐的第二插孔和两个同第三过孔对齐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一遮挡部靠近双极插座保护门端设有上档筋和下挡筋,所述第二插孔的内端靠近第三插孔侧设有第一面板部挡筋,所述第三插孔的内端靠近第二插孔侧设有第二面板部挡筋,所述第二过孔的上端靠近第三过孔侧设有隔片部挡筋。双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的开启方式和ZL2011203606585中的相同。当探针从第二插孔向第三过孔插入时,在第一面板部挡筋和上挡筋的作用下而使得探针不能够插入二极插套中;当探针从第三插孔向第二过孔插入时,在第二面板部挡筋、下挡筋和隔片部挡筋的作用下而使得探针不能够插入三极插套中。
作为优选,所述隔片的上表面设有同所述下挡筋对齐的避让坑。能够提高结构紧凑性。
作为优选,所述隔片还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同三极插套中的E极插套对齐,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两个第三过孔之间,所述第一过孔和两个第三过孔三者分布于同一直线。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斜面的斜度为50°以上。能够提高三极插头插入时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孔为扁孔,所述第一遮挡部呈长条形,第一遮挡部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过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和第一遮挡部围成通孔,所述驱动斜面位于所述通孔内。既能够降低制作三极插座保护门的用料量和自重、又能够使得遮挡部具有足够的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