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023.2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韶辉;韩强;郭强;孟繁杰;胡朝晖;张宝瑞;马延臣;常玉龙;刘战生;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厂 循环 排水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厂循环水排水明渠的排水口结构,具体说,就是在排水口内增设用于有效降低循环水温度的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热电厂循环冷却水取排水系统分为循环供水系统和直流排水系统。当前我国多数电厂采用的是直流冷却的排水系统,这种冷却水通常称之为温排水。这种温排水进入受纳水体后,会直接或间接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当电厂温排水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时,称其为热污染。污染严重时会对受纳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充分利用电厂冷却水余热的前提下,为降低温排水的热污染,通常的做法是适当增加热电厂排水明渠的长度和落差。这必将导致土建工程量和循环水泵扬程的增加,从而增大了土建和机电投资。而且,某些情况下限于场地条件,过长的排水明渠会造成布置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地降低电站温排水的温度及其对受纳水体的热污染的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包括布置于排水渠末端的泄槽、两侧翼墙、消力池、消力池出口端墙,在消力池中顺着水流方向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折线形导流墙。
所述排水口两侧翼墙的单侧扩散角控制在4°—10°之间。
所述折线形导流墙以排水口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一对,折线形导流墙的墙首位于消力池的进口端,墙尾位于消力池的出口端,折线形导流墙采用四段折线,四段折线顺着水流方向将消力池等分,每段折线的折点位于等分消力池的横断面上,第一段和第三段为扩散段,第二段和第四段为收缩段,两个折线形导流墙的第一段折线首端的折点、第三段折线首段的折点、第四段折线尾端的折点分别位于对应横断面的消力池宽度的三等分点上,相连两段折线之间的夹角为160°—175°。
所述折线形导流折墙高度与消力池出口端两侧翼墙同高。
所述折线形导流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温排水的热量消散,有效地提高排水渠的散热效果,减小电厂温排水对受纳水体的热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包括布置于排水渠1末端的泄槽2、两侧翼墙3、消力池4、消力池出口端墙6,在消力池4中顺着水流方向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折线形导流墙5。
所述排水口两侧翼墙3的单侧扩散角控制在4°—10°之间。
优选,所述折线形导流墙5以排水口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一对,折线形导流墙5的墙首位于消力池4的进口端,墙尾位于消力池4的出口端,折线形导流墙5采用四段折线,四段折线顺着水流方向将消力池4等分,每段折线的折点位于等分消力池的横断面上,第一段和第三段为扩散段,第二段和第四段为收缩段,两个折线形导流墙5的第一段折线首端的折点、第三段折线首段的折点、第四段折线尾端的折点分别位于对应横断面的消力池4宽度的三等分点上,相连两段折线之间的夹角为160°—175°。
折线形导流折墙5高度与消力池4出口端两侧翼墙同高。
所述折线形导流墙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排水口消力池内增设混凝土折线形导流墙,引导消力池底部水流产生折冲水流,使消力池内发生竖向水跃的同时产生水平向涡流。结合消力池边墙喇叭口状扩散设置,使得消力池内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
电厂温排水经由排水渠1排出后,在泄槽2内完成水流的平面扩散,增大温排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利热量消散。水流进入消力池4后,在折线形导流墙5的引导下,在池内形成竖向水跃的同时产生水平向涡流,使水流充分掺气,增强水流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进而有效降低电厂温排水的温度,减小对受纳水体的热污染。
某国外热电厂排水渠限于场地条件,渠道总长1487m,渠宽3.5m,设计底坡0.765‰。为保证电厂温排水散热效果,采用了增设折线形导流墙的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
排水口两侧翼墙的单侧扩散角设计采用6°。消力池首部宽7.25m,出口宽度10m,池内散热机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折线形导流墙。相连两段折线之间的夹角为采用162°。导流墙出口高度与消力池出口端面翼墙同高。该设计顺利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