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消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5280.4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杨凯;杨德银;黄进;何延刚;吴孟兵;朱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排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的排气消声器用于将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安全导出,同时降低发动机的传递噪声及流体噪声,提升整车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如图1所示,现有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外壳体1'、穿孔管2'、内隔板3'、吸音棉4'和端盖5',其中,穿孔管2'上设置有气孔21',穿孔管2'的中部与内隔板3'焊接,穿孔管2'的两端与端盖5'焊接,且在穿孔管2'一端的端盖5'与内隔板3'之间设置有吸音棉4'。装配时,先将穿孔管2'与内隔板3'和端盖5'焊接,再将吸音棉4'包覆在穿孔管2'外,并将穿孔管2'推入外壳体1'内,最后将外壳体1'的边缘与端盖5'的边缘卷边扣压成型。
由于现有的排气消声器具有内隔板3',如在内隔板3'的一侧填充较多的吸音棉4'则不利于整车高频噪声的吸收,如在内隔板3'两侧均增加吸音棉4'则生产制备较为复杂,需要从穿孔管2'两端塞入吸音棉4',生产效率低。
而且吸音棉4'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吹蚀现象,一段时间后吸音棉4'容易被气流从穿孔管2'的气孔21'处带走,导致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严重下降,因此,为了防止吸音棉4'过多过快地被带走,现有的排气消声器的穿孔管2'的穿孔率较低,通常选择1.8%-2.3%的穿孔率。
这种仅在内隔板3'一侧填充吸音棉4',穿孔率为1.8%-2.3%的排气消声器对车内的20Hz-150Hz范围内的低频噪声吸收效果差,具体地,对2阶和4阶噪声吸收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生产,不易失效,对高频噪声吸收效果好的排气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外壳体、穿孔管、吸音棉和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的穿孔率为4.6%-5.3%;
还包括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包覆在所述穿孔管的气孔外侧,所述吸音棉包覆在所述网状结构外侧。
优选地,所述穿孔管的穿孔率为5%。
优选地,所述气孔为Φ3孔,孔间隙为5mm,穿孔长度为385mm-405mm,所述气孔在所述穿孔管上均匀分布。
更优选地,所述穿孔长度为395mm。
优选地,所述网状结构为三层金属网。
优选地,还包括垫圈和出气管,所述垫圈与所述穿孔管固连,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体固连;所述垫圈的外壁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2mm-0.3mm。
更优选地,所述过盈量为0.25mm。
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消声器的网状结构包覆在穿孔管气孔的外侧,在网状结构外侧再包覆吸音棉,生产效率高,网状结构可有效防止吸音棉的吹蚀现象,而且有利于提高穿孔率,从而可有效地降低低频噪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整车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气消声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外壳体-1',穿孔管-2',气孔-21',内隔板-3',吸音棉-4',端盖-5',外壳体-1,穿孔管-2,气孔-21,网状结构-3,吸音棉-4,端盖-5,垫圈-6,出气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外壳体1、穿孔管2、吸音棉4和端盖5,所述穿孔管2的穿孔率为4.6%-5.3%;
还包括网状结构3,所述网状结构3包覆在所述穿孔管2的气孔21外侧,所述吸音棉4包覆在所述网状结构3外侧,上述网状结构3可为本领域熟知的结构,例如金属纱网或塑料纱网等,只要是能包覆在气孔21外侧,且不影响气孔21正常的气流进出的结构即可,当然,为了使网状结构3更稳固地定位在穿孔管2上,还可采用点焊或胶粘等固定方式将网状结构3固定在穿孔管2上,本发明对此并不作进一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5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发电机组的独立滚轮装置
- 下一篇:车辆用排气消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