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35133.7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亚萍;刘冰笛;罗立强;李丽;王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复合 石墨 修饰 电极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电沉积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是在玻碳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经过柠檬酸处理过的石墨烯膜,并在该石墨烯膜上沉积有镍铜合金,其中所述的石墨烯膜与镍铜合金的质量比为:50:1;所述的镍铜合金中镍和铜的质量比为:6:1。
2.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a. 将石墨烯和柠檬酸按1:3的质量比溶于二次蒸馏水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水蒸发使石墨烯变为糊状,再在200至250 ℃温度下加热60至80分钟;得到柠檬酸功能化的石墨烯;
b. 将步骤a所得石墨烯-柠檬酸溶于二次蒸馏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然后均匀涂覆在打磨好的玻碳电极表面上,并且将其放在红外线灯下烘干,冷却10到15分钟后,再浸入含有0.05 mol/L Cu(NO3)2和0.15 mol/L NiCl2的0.1 mol/L KCl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并且在电压为–0.8 到1.5 V之间使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沉积20圈,用二次蒸馏水清洗玻碳电极表面后,得到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
3.一种同时检测色氨酸、对乙酰氨基苯酚和多巴胺的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 将三电极系统置于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电位从–0.8 到1.5 V的电位范围内循环伏安法扫描10圈以活化电极,当背景电流达到稳态后,选用方波伏安法,向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4.0到60.0 μM范围内的色氨酸、浓度为8.0到100.0 μM范围内的对乙酰氨基苯酚和浓度为4.0到60.0 μM范围内的多巴胺的标准溶液,分别得到电流与色氨酸浓度、电流与对乙酰氨基苯酚浓度和电流与多巴胺浓度的线性关系曲线,且对应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0.9990和0.9987;
b. 在缓冲溶液中加入血清和处理过的酚氨咖敏药品的待检测溶液,根据标准加入法,再依次加入色氨酸、对乙酰氨基苯酚和多巴胺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根据上述步骤所得到的线性关系可得到相应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51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