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32885.8 申请日: 2015-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4610812A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发明(设计)人: 何耀;吴彦燕;钟旖菱;宋斌;吴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9D11/50 分类号: C09D11/50
代理公司: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代理人: 王锋
地址: 21512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荧光 纳米 颗粒 作为 防伪 标记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硅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应用,具体涉及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功能化的硅纳米材料有着很好的光学/电学/机械性质、表面可修饰性和很好的兼容性等独特的性质,因而人们对功能化的硅纳米材料有着极强的兴趣(参见:Pavesi,L.;Negro,L.D.;Mazzoleni,C.;Franzo,G.;Priolo,F.Nature 2000,408,440-444.Ding,Z.F.;Quinn,B.M.;Haram,S.K.;Pell,L.E.;Korgel,B.A.;Bard,A.J.Science 2002,296,1293-1297.Ma,D.D.D.;Lee,C.S.;Au,F.C.K.;Tong,S.Y.;Lee,S.T.Science 2003,299,1874-1877.Patolsky,F.;Timko,B.P.;Yu,G.H.;Fang,Y.;Greytak,A.B.;Zheng,G.F.;Lieber,C.M.Science 2006,313,1100-110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零维硅纳米材料--荧光硅纳米颗粒,因为其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有望在生物、医学、电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参见:Science 2005,307,538-544;Chem.Roc.Rev.2010,39,4234-4243;Nano Today 2010,5,282-295.)。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学家们发展了不同的方法,采用硅纳米线,大块硅,有机硅小分子来制备硅源(参见:Li,Z.F.;Ruckenstein,E.NanoLett.2004,4,1463-1467.Warner,J.H.;Hoshino,A.;Yamamoto,K.;Tilley,R.D.Angew.Chem.,Int.Ed.2005,44,4550-4554.Erogbogbo,F.;Yong,K.T.;Roy,I.;Xu,G.X.;Prasad,P.N.;Swihart,M.T.ACS Nano 2008,2,873-878.14.He,Y.;Su,Y.Y.;Yang,X.B.;Kang,Z.H.;Xu,T.T.;Zhang,R.Q.;Fan,C.H.;Lee,S.T.J.Am.Chem.Soc.2009,131,4434-4438.)。但是绝大部分荧光硅纳米不具备激发波长依赖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促进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然而,令人讨厌的伪品也随之进入了流通市场。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常常使人受骗,蒙受损失。因此,防伪、识伪历来就是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课题,也是各厂家、商家及消费者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至今为止,尚无关于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的应用。

具体的,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的应用,包括:

(1)、由硅源制备荧光硅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荧光硅纳米颗粒由硅源通过微波辐射法或光照法制得。

优选的,所述的硅源为含硅量10wt%~35wt%的植物、有机硅小分子、硅线、硅片或大块硅。

(2)、将得到的荧光硅纳米颗粒用做防伪墨水来制备防伪图案。

优选的,所述的图案为商标或指纹。

由于硅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量子产率高,储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制备的防伪图案在不同激发波长的光照下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光,能起到很好的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硅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图,激发波长为300nm-500nm,发射波长为430nm-55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