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雾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32333.7 | 申请日: | 2015-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发;李书涛;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3/04 | 分类号: | C25D3/04;C07C303/32;C07C309/06;C07C209/00;C07C211/63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铬雾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镀工艺中,为避免铬雾的产生,需在电镀液中添加铬雾抑制剂。但传统的铬雾抑制剂由于含PFOS(全氟辛烷磺酸盐),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使用受限制(2009年5月《斯德哥尔摩公约》将PFOS类物质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列入新增的POPs中,并约定在世界范围内限期停止使用)。
中国专利CN103130691A公开了一种不含PFOS的新的铬雾抑制剂,以期作为传统的含PFOS类铬雾抑制剂替代品,但发明的该铬雾抑制剂合成路线长,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推广应用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一种成本较低、制作方便、性能与传统的铬雾抑制剂相当但不含PFOS的新型铬雾抑制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铬雾抑制剂-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铬雾抑制剂,化学名称为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铬雾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三乙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及惰性溶剂在反应器中混合,搅拌;
2)控制反应温度在0~40℃,滴加全氟已基磺酰氟;
3)保持温度,搅拌反应6小时;
4)分离过滤后得到铬雾抑制剂,化学名称为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
所述惰性溶剂为氯苯、苯或异丙醚。
所述反应中全氟已基磺酰氟、三乙胺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1.8):(0.6~1.5)。
本发明提供的铬雾抑制剂不含PFOS,不仅表面能低,在电镀液中能够稳定存在,抑制铬雾性能与传统的铬雾抑制剂接近,而且由于碳链为6,较PFOS碳链短,较易降解,对环境危害小,是传统的铬雾抑制剂的较好替代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核磁谱图-19F阴谱图;
图2为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核磁谱图-1H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三乙胺(11.0克,0.109mol)、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4.1克,0.079mol)、143克氯苯加入250ml三颈瓶中,搅拌,温度控制20℃,慢慢滴加全氟已基磺酰氟(30.2克,93%,0.07mol),然后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静置、过滤,滤饼转入旋转蒸发器,于70℃减压烘干,得白色粉末状晶体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34.1克,0.064mol)收率为92%。
实施例2
将三乙胺(12.1克,0.12mol)、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7.8克,0.1mol)、180克氯苯加入250ml三颈瓶中,搅拌,温度控制25℃,慢慢滴加全氟已基磺酰氟(43.2克,93%,0.1mol),完后继续搅拌反应8小时,静置、过滤,滤饼转入旋转蒸发器,于60℃减压烘干,得白色粉末状晶体全氟已基磺酸四乙基胺(47.6克,0.09mol)收率为90%。
产物熔点测定:185.5~187.5℃。
通过产物MS图确定其分子量529。
表1.铬雾抑制剂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氮化铝复合铬电镀液及电镀方法
- 下一篇:—种液晶面板铜钼膜蚀刻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