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1788.7 | 申请日: | 2015-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6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牧田直之;宫泽优強;藤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李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倾角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上述车辆用座椅一般具有人的臀部坐在其上的座席,和人的后背倚靠在其上的靠背。上述倾角调整装置是用于使靠背相对于座席的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装置。
(专利文献1)
作为上述的倾角调整装置,以往公知有日本国特开2012-1262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这种以往的倾角调整装置具有对靠背向朝向座席的方向(即前倾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靠背的锁定装置,以及将锁定装置在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的操纵杆。
上述的锁定状态是将靠背与座席不能够相对移动地一体连结的状态。上述的锁定解除状态是使靠背能够相对于座席自由旋转移动的状态。车辆的搭乗者通过将操纵杆操作成使锁定装置为锁定解除状态,能够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
在专利文献1的倾角调整装置中,复位弹簧设在了作为靠背的骨架构造的靠背侧支架以及作为座席的骨架构造的座席侧支架双方的外侧。在这种以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由于复位弹簧设在了支架的外侧,所以担心人碰到复位弹簧而受伤。即、专利文献1的倾角调整装置为了不使具有危害性的复位弹簧向外侧突出而需要用塑料制的罩部件等包覆等对策。
(专利文献2)
作为上述的倾角调整装置,以往公知有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1-115576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在这种以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若使用该公报中使用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则复位弹簧(50)设在了座椅的外侧(即支架的外侧)。其复位弹簧(50)被面罩(A)包覆。通过用面罩包覆复位弹簧(50),复位弹簧的危害性被消除。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存在因设置面罩而成本增高的问题。
(专利文献3)
作为上述的倾角调整装置,以往公知有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07-236535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在这种以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若使用该公报中使用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则复位弹簧(46)设在了座椅的支架的内侧。这样,由于复位弹簧设在了支架的内侧,所以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复位弹簧的危害性被消除。
但是,在这种以往的倾角调整装置中,由于将复位弹簧设在支架的内侧,所以当在搭乗者就坐在座椅上的情况下其它车辆与该车辆碰撞时,存在搭乗者因惯性力而向靠背陷入的量因复位弹簧的存在而被限制成少量的问题,为了消除该问题,需要扩展左右的支架的间隔等的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往装置中的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第1目的在于,通过将复位弹簧设在支架的外侧,实质上扩展支架的内部的空间区域,碰撞时确保搭乗者向靠背陷入的量足够。
此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无须使用面罩即能够在将成本抑制成较低的同时使装置的整体形状为小型。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1)具有用蒙皮包覆座席侧支架而构成的座席,用蒙皮包覆靠背侧支架而构成的靠背,以及以能够调整前述靠背相对于前述座席的倾斜角度的方式连结前述座席侧支架和前述靠背侧支架的倾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2)前述倾角调整装置具有:
(a)复位弹簧,设在前述座席侧支架以及靠背侧支架的外侧,对前述靠背向前倾方向施力;
(b)锁定机构,能够取将前述座席侧支架与前述靠背侧支架的相对位置锁定的锁定状态,和前述靠背侧支架能够相对于前述座席侧支架自由旋转移动的锁定解除状态的某一种状态;
(c)操纵杆,将该锁定机构的状态在前述锁定状态与前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3)由前述操纵杆包覆前述复位弹簧的外侧表面。
在本发明中,复位弹簧设在座席侧支架以及靠背侧支架的外侧。若不是这种结构,而是假设复位弹簧配置在了双方的支架的内侧,则当其它的车辆与搭乗者就坐在座椅上的车辆碰撞时,搭乗者因惯性力向靠背陷入的量被相比支架位于内侧的复位弹簧干扰而限制成少的量。这样一来,搭乗者患上鞭打症的可能性增高。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复位弹簧设在了靠背侧支架以及座席侧支架双方的支架的外侧,所以搭乗者向靠背的内部陷入不会被复位弹簧干扰。这样一来,在其它的车与搭乗者搭乗的车辆碰撞时的情况下,搭乗者能够以大的陷入量向靠背的内部陷入,其结果,患上鞭打症的可能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泰极爱思,未经株式会社泰极爱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1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泥浆空化法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强化高含固污泥高温热水解释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