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滞颐的中药敷脐剂及护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31459.2 申请日: 2015-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4606606A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发明(设计)人: 袁伟 申请(专利权)人: 袁伟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分类号: A61K36/9062;A61P1/02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中药 敷脐剂 护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滞颐的中药敷脐剂。

背景技术

滞颐是小儿的常见病。最早记载此病的古医籍为《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中说:“小儿滞颐者,流涎出而渍于颐间也。”可见,此病是指小儿涎液过多,经常由口角流出,渍于颐间的一种病症。此病患儿多为3岁以内的小儿,其口中流出的涎液可浸渍颐间及胸前,易导致颐部(尤其是两侧的口角)出现潮红糜烂的症状,西医将滞颐叫做流涎症,认为此病是因小儿吞咽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在采取中药敷脐法时,所用药物可经脐部直接被人体吸收,而不会经过消化道,其有效成分遭到的破坏较少,药物发挥的作用较强。此外,在脐部涂敷中药后能使肠壁毛细血管发生扩张,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用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滞颐具有应用方便、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滞颐的中药敷脐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滞颐的中药敷脐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红豆蔻1-3份、吴茱萸1-3份、阿育魏实3-5份、樱桃叶5-10份、莎木面5-9份、荜澄茄1-2份、水茴香5-8份、光叶山黄麻10-20份、大叶白头翁10-20份、刺黄柏4-6份。

优选的,红豆蔻2份、吴茱萸2份、阿育魏实4份、樱桃叶7份、莎木面7份、荜澄茄1.5份、水茴香7份、光叶山黄麻15份、大叶白头翁15份、刺黄柏5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共研极细末,以老陈醋适量调制成饼状,

方中:红豆蔻散寒、燥湿、消食;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阿育魏实驱寒除湿、理气开胃、止痛;樱桃叶温胃健脾、止血解毒;莎木面温中健脾;荜澄茄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水茴香健脾利湿、理气化痰;光叶山黄麻健脾利水、化瘀生新;大叶白头翁清热燥湿、祛风;刺黄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40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并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其中包括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为2-3岁的患儿22例,年龄为3-5岁的患儿13例,年龄为5-6岁的患儿5例,病程为2个月至1年的患儿26例,病程在1年以上的患儿14例。

2、诊断标准 滞颐患儿可出现口唇流涎、在颐、下颏、颈部有涎水浸渍的症状。脾胃虚寒型滞颐的中医辨证要点是: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大便正常或溏薄,小便清长,面白唇淡,舌质胖嫩,苔薄白,指纹淡红。

3、治疗及护理方法 为患儿使用中药敷脐法进行治疗,用药方法如下:称取红豆蔻2g、吴茱萸2g、阿育魏实4g、樱桃叶7g、莎木面7g、荜澄茄1.5g、水茴香7g、光叶山黄麻15g、大叶白头翁15g、刺黄柏5g,共研极细末,以老陈醋适量调制成饼状,于患儿每晚临睡前敷于其脐部,用纱布固定,在次日清晨取下,每天用药一次,用药10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患儿无口水流出,嘴角、胸前干燥;有效:患儿偶有口水流出,嘴角、胸前干燥;无效:患儿经常有口水流出,嘴角、胸前潮湿。

5、治疗结果 40例患儿连用1个疗程后,治愈1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痊愈率42.5%,总有效率90%。治疗过程中患儿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6、典型病例 张某,男,月龄为30个月,2012年4月5日初诊.其母称,该患儿流涎3月余,表现为每日涎水不自觉地从口中流溢出来,量多清稀,每日必须更衣多次,下巴潮红,口角及下颌皮肤均有糜烂,食少纳呆,小便清长,大便稀,每日排大便3次。刻下,该患儿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其查体结果为:神清,精神佳,咽部正常,口腔粘膜光滑完整,心肺听诊无异常。该患儿的诊断结果为:滞颐,脾胃虚寒型。为其进行中药敷脐治疗,治疗6天后其流涎减少,治疗9天后流涎的症状已不明显,继续用药治疗2天后其流涎的症状消失。此后经2周的随访,患儿的病情未见反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红豆蔻2g、吴茱萸2g、阿育魏实4g、樱桃叶7g、莎木面7g、荜澄茄1.5g、水茴香7g、光叶山黄麻15g、大叶白头翁15g、刺黄柏5g,上述中药共研极细末,以老陈醋适量调制成饼状。

实施例二:称取红豆蔻3g、吴茱萸1g、阿育魏实5g、樱桃叶5g、莎木面9g、荜澄茄1g、水茴香8g、光叶山黄麻10g、大叶白头翁20g、刺黄柏4g,上述中药共研极细末,以老陈醋适量调制成饼状。

实施例三:称取红豆蔻1g、吴茱萸3g、阿育魏实3g、樱桃叶10g、莎木面5g、荜澄茄2g、水茴香5g、光叶山黄麻20g、大叶白头翁10g、刺黄柏6g,上述中药共研极细末,以老陈醋适量调制成饼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伟;,未经袁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1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