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0540.9 | 申请日: | 2015-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6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武登云;王伟;赵航;缪存孝;樊亚洪;姬保平;叶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径向 球面 电磁 磁轴 | ||
1.一种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包括定子系统和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系统包括: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激磁线圈(2)、上压环(3A)、下压环(3B)、上定子锁母(4A)、下定子锁母(4B)和定子套筒(5);
所述转子系统包括:球面转子叠片(6)、转子套筒(7)和转子锁母(8);
所述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组成两个磁极,所述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组成两个磁极,所述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组成两个磁极,所述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组成两个磁极,共组成磁轴承左右前后8个磁极,分别组成X、Y轴正负方向的磁极,每个磁极绕制有激磁线圈(2);
所述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上压环(3A)、下压环(3B)、上定子锁母(4A)和下定子锁母(4B)均位于所述定子套筒(5)的径向内侧,所述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位于所述定子套筒(5)左端径向内侧,所述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位于所述定子套筒(5)右端径向内侧,所述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位于所述定子套筒(5)前端径向内侧,所述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位于所述定子套筒(5)后端径向内侧;
所述上压环(3A)和下压环(3B)分别位于所述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的上端和下端,并通过所述上压环(3A)的环形槽和下压环(3B)的环形槽限制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径向平动,所述上定子锁母(4A)位于所述上压环(3A)上端和所述定子套筒(5)径向内侧,下定子锁母(4B)位于下压环(3B)下端和定子套筒(5)径向内侧,上定子锁母(4A)和下定子锁母(4B)通过与定子套筒(5)的螺纹配合将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上压环(3A)和下压环(3B)固定安装在定子套筒(5)上;
所述球面转子叠片(6)位于转子套筒(7)径向外侧,并通过转子锁母(8)固定安装在转子套筒(7)上,球面转子叠片(6)外球面与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内球面、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内球面、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内球面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内球面留有间隙,形成空气气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均采用1J22棒材或电工纯铁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球面磁极的内球面半径相等,且球心完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球面磁极均采用极靴形式,用于减小高转速下的涡流损耗和等效阻力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V形球面定子铁心(1A)、右V形球面定子铁心(1B)、前V形球面定子铁心(1C)和后V形球面定子铁心(1D)球面磁极的内球面在径向截面内的最小半径大于所述球面转子叠片(6)外球面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转子径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球面转子叠片(6)采用1J50或非晶中的任意一种叠压制成,叠片厚度为0.1mm,其叠片方向为横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05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设备
- 下一篇:滚花双定位连杆螺栓





